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疾邪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疾邪诗》

疾邪诗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势家乡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这两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赵壹的抒情小赋《刺世疾邪赋》的结尾部分。这篇赋揭露东汉末年社会的黑暗腐败,抨击当时正邪不分、黑白颠倒的丑恶现象,表现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正直品格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在赋的末尾,作者假托秦客和鲁生两个人,各作诗歌一首,以深化主题。这两首诗歌既是赋的一部分,独立出来,又是两首讽刺力很强的、完整的五言诗。

这两首诗是一篇赋的结尾,在赋中,作者已运用许多鲜明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以锋利尖刻的语言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揭露与讽刺。所以,最后出现的两首诗,带有总结和归纳的意义,哲理性较强,有格言式的凝炼和概括力,读来发人深省,令人沉思。

第一首起句“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相传黄河一千年才清一次,古人常用“河清海晏”来比喻政治清明。人的寿命再长,也不可能等到黄河清。这就含蓄而愤慨地道出,东汉末年的政治已腐烂透顶,不可救药。无独有偶,东汉大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归田赋》里也感叹过“俟河清乎未期”。这也许是彼时进步文人对时政的普遍看法。赵壹把它用在诗的开端,其义明而深。后面六句,用三组比喻性的形象,描绘出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反常)现象。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没骨气的小人顺风倒,不分是非,只要富贵的人就都被捧为贤人。正因为如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伏北堂上,抗脏倚门边”的怪现象才得以滋生和存在。一肚子学问不如一口袋钱;谄媚小人端坐高堂而正直之士却立在门旁。多么鲜明而辛辣的对比!把那个时代造成的丑恶与不公正,形象地暴露在读者面前,激发起人们厌恶、不满的情绪。

第二首进一层抒发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思想感情。前四句用另外的说法和比喻,继续讽刺黑白颠倒的现实。 “势家乡所宜,咳唾自成珠”,挖苦势利小人之无耻和豪门权贵之气焰,既谑且虐,一针见血,与第一首的“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异曲同工,更为尖酸辛辣。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主要强调贫寒正直之士虽然地位低下,却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深的学问。但在那个压制人才的社会里,他们被埋没了,不能显露他们的才华。作者由对黑暗的揭露,进一步慨叹有志有识者的不能见用,反被压抑、排斥。作者为人耿介,恃才使气,受过豪门迫害,后虽逢名人推荐,受官府征召,然皆拒不出山。可能他知道,在那污浊的环境里,个人再努力,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他最后呼喊出:“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这其中虽流露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之感和一些消极悲观的情绪,但更多的却是对当时社会黑暗揭示以后一种失望了的愤怒,使读者在读完这篇作品以后,留下一个沉重的问题,让你深思。

疾邪诗

东汉诗。赵壹作。诗共二首,附于赵壹所作小赋《刺世疾邪赋》的结尾部分。这篇赋尖锐地批判了东汉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抨击了当时正邪不分、黑白颠倒的丑恶现实,表现了作者愤世疾恶的正直品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赋的末尾,作者假托秦客和鲁生两人各作诗歌一首,有总括全篇、深化主题之意。第一首诗托为秦客所作,其辞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古代以“海晏河清”来比喻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但本诗开头就说“河清不可俟”,人的寿命再长也等不到黄河清的那一天,可见当时政治已黑暗腐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的愤激之情溢于言表。接下去六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社会判别贤与不贤的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富贵,对于富贵者众口称贤,如同疾风刮得小草都顺着风势一边倒,失去了正确的价值标准。一肚子学问不如一口袋钱。谄媚逢迎的小人高踞厅堂之中,而耿介正直之士却站在门边,前者受人尊奉,后者被人排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贤佞不分的丑恶现实不能不激起人强烈的厌恶和不满。第二首诗托为鲁生听了秦客的诗后紧接着所作。其辞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首二句言权势者无论干什么都被人认为恰如其分,就连咳唾也被人奉为珠宝,尖刻地讽刺了豪门权贵的嚣张气焰和势利小人的谄佞无耻。接下去两句意为寒士虽然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却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学,但他们在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里却无人赏识,如同兰蕙被人看作贱草。以下四句慨叹贤者虽然见解高超,独悟道理,但却被困在群愚之中,只有各守本分,不要再徒劳无益地奔走。结尾两句作者沉痛地哀叹: 难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变了吗?这两首诗感情愤激,语言生动,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等手法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对后世同类题材诗歌的写作有较大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