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零户
明代为了征调赋税徭役的需要,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重视对户口版籍的管理,推行户帖制度,相继建立了黄册,里甲制和鱼鳞图册。其中里甲制既为明代地方的基础统治单位,后又为明代三大徭(即里甲、杂泛、均徭) 的征役名称之一。规定: “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城中曰坊,近域曰厢,乡都曰里。凡十年一周,先后各以丁粮多寡为次,每里编为一册(黄册),册之首总为一图。其里,鳏、寡、孤、独不任役者,则带管于一百一十户之外,而列于图后,名曰畸零” ( 《明太祖实录》卷一三○)。可见,畸零,是明代对里甲中不能支承差役的鳏、寡、孤、独者的称呼,规定他们的户籍不入黄册,而入另册,称 “畸零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