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畫像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陵墓雕塑 > 畫像石 畫像石 huàxiàngshí 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種類之一。指見於祠堂、墓室或石闕等物上裝飾性石刻。始於西漢,盛于東漢。題材廣泛,内容豐富,或描繪墓主生前生活,或表現神話傳説及奇禽異獸,以及舞樂百戲、亭臺樓閣、歷史故事、戰争漁獵等等。其雕刻技法一般分爲兩種:一爲“平面淺浮雕”,即陽刻法;一爲綫條表現法,即陰刻法。其分佈情况,從現已發現看,山東、河南、四川等地最多,陝西、江蘇、遼寧、山西、安徽、浙江等地亦有發現,尤以山東武氏祠、安邱董家莊漢墓、孝堂山郭氏祠、沂南北寨漢墓最爲著名。各地特色各具,山東質樸厚重,古風盎然;河南雄健豪壯,潑辣有力;四川精巧活潑,純樸自然。畫像石是我國古代文化寳庫中之珍貴遺產,在繪畫和雕刻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也爲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提供了直觀史料。 畫像石古代石室、石闕或祠堂之石刻裝飾畫。始於西漢,盛行於東漢。題材有吉禽、祥獸、瑞物、聖賢、名士、烈女、神仙等,或描繪古代社會及生活,藉以為子孫後代之鑒誡,或為死者祈福,以慰其靈。其形式有陽刻塊面、陰刻綫、陽刻綫等,構圖富變化,造形、綫條質樸生動,誠為一項珍貴藝術遺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