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番石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番石榴fānshíliu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形,夏季开白色花。浆果也叫番石榴,可食用。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灌木 > 番石榴 番石榴 fānshíliú 亦稱“秋果”、“鷄矢果”。果木。桃金孃科。常緑灌木或小喬木。樹皮淡緑褐色,片狀剥落。葉對生,革質,矩圓形至長橢圓形,全緣。花單生或二三朵簇生於一總花梗上,白花,芳香。漿果,球形或卵形,淡黄緑色,可食。葉可提取芳香油。樹皮及葉可入藥。原產美洲。我國南方廣東、福建等省有栽培。清· 李調元《南越筆記》:“番石榴又名秋果。”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鷄矢果》:“鷄矢果,產廣東,葉似女真葉而有鋸齒……樹小,花黄白,果如梨大,生青熟黄連,皮食,香甜,六月熟。” 番石榴guava桃金娘科番石榴属, 热带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番石榴属(Psidium) 约有150多个种, 除番石榴(P. guajava L.) 外还有许多果实可供食用的种类。如草莓番石榴(P. cattleianum Sabine. )为六倍体, 果实紫红色或黄色,可鲜食或加工为果汁、果冻等, 较耐寒, 可作番石榴砧木; 巴西番石榴(P.guineensis Swartz.) 为四倍体, 果小, 丰产, 品质亦好, 较耐寒; 黄沙罗番石榴(P. molle Bertd.) 果小、淡黄色, 微酸, 有淡的草莓香味, 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可制成优质果冻, 幼苗耐寒性差, 易受根线虫为害, 可作番石榴砧木; 哥斯达黎加番石榴 (P. fried-richsthalianum(Berg. ) Nied. ), 六倍体,果圆形,肉薄, 味带酸, 种子少, 但乏香味,成熟果含果胶量高,抗线虫和凋萎病, 可作番石榴砧木。 番 石 榴 番石榴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 最低月平均温度要在15.5℃以上才有利于生长。-1~2℃时幼树受冻害, -4℃时大树地上部受冻害致死。年降水量以1000~2000毫米为宜。对土壤适应性强, pH值4.5~8.0均可种植,以土层深厚肥沃, 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好, 常种于池塘侧畔。阳光充足则果实品质较好。 主要品种 番石榴的品种类型甚多。在中国, 广东以胭脂红最著名,成熟时果皮呈粉红色, 单果重100克左右, 肉质清甜嫩滑芳香; 有宫粉红、醉红、玫瑰红、出世红、大叶红和七月熟等品系, 以宫粉红最佳,因主产于瑞宝乡又称为瑞宝红。台湾有甜味种和酸味种两类。甜味种有东山月拔、梨仔拔、日茂月等品系,肉质清甜爽口, 肉厚、丰产; 酸味种供加工, 不宜鲜食。福建品种有白蜜、青皮、吕宋种及台湾品种, 晚熟居多。近年广东、福建从泰国、缅甸、澳大利亚和美国引入不少良种试种,其中以大果番石榴发展较快,单果重达0.5千克以上, 品质中上, 维生素C含量高,具有早结果、高产、晚熟、耐贮藏等特点。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方法主要有高压条、扦插和实生。高压条和扦插均选2年生健壮枝条, 于3月至4月间进行,成活率高。实生播种在采果后秋播, 点播于营养上薄膜袋中,次年春季移栽; 或在苗床撒播,俟苗高10厘米左右分床,幼苗在露地过冬,次年3月至4月间苗高30厘米以上可出圃定植。定植株行距一般4米×5米至4米×6米,每公顷约种420~480株, 丘陵坡地可适当增密。植前平整土地,开穴、施足基肥。干高40~60厘米时剪顶,促生4~5条侧枝, 侧枝30~40厘米时,再次剪顶,促生小侧枝, 对根茎部萌蘖宜及时剪除,以培养丰产树冠。定植当年施3~4次肥,冬季培塘泥。结果树在开花前施速效肥, 宜重视钾肥的施用。冬季要及早修剪过密枝。对大树及衰老树进行更新修剪。番石榴的花多着生于新侧枝,故每3~4个月施一次肥,修剪及灌溉均有促花效果。新梢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便能开花, 故可用0.25%(不含缩二脲)的尿素加展着剂喷叶的方法, 进行人工落叶, 以控制新梢生长, 进而控制开花期和果实采收期, 果实宜随熟随采。 虫害主要有: 星天牛, 周年为害树干; 咖啡豹蠹蛾幼虫, 为害枝叶; 蚜虫和附线螨为害嫩梢、幼苗和果实; 最严重的是果实蝇,中国尚无,要重视检疫。病害主要是炭疽病, 为害花果和叶片, 增施钾肥可减轻为害。 经济价值 果实含有抗坏血酸、尼克酸、核黄素、硫胺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在100毫克以上。可作强化其他果汁维生素含量的原料。果实供鲜食或加工制成番石榴汁、番石榴粉、果酱、果冻。果和叶均可入药, 据日本研究, 番石榴果汁和叶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番石榴guavaPsidium guajava,别名鸡屎果。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染色体数2n=22,23,44。高达10m。树皮鳞片状剥落;嫩枝4棱形。叶对生,长椭圆形,长7~12cm,全缘。花白色,芳香,径约2.5cm,单生或2~3朵生于腋生的总花梗上,4~5月和8~9月两次开花。浆果球形或梨形,黄色或胭脂红色。产热带美洲,中国华南有栽培,已逸为野生。喜光,喜温暖气候及肥沃的酸性土壤。播种繁殖。本种树冠宽广,花果均具观赏价值,可作庭园观赏树,也可用于湖畔、水滨绿化种植。果食用。 番石榴guavaPsidium guajiva L.,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2n=22,33。原产美洲热带。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有栽培。高5 m左右,树干光滑,树皮鳞皮状,幼枝呈四棱。单叶对生,革质,长圆形或卵圆形。花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两性花;雄蕊多数;子房下位,3~5室,每室有多数胚珠。果实形状有圆形、卵圆形、梨形等,成熟时淡黄色至粉红色;肉质有的软滑且有特殊香味,有的粗硬带酸涩味,含维生素C甚高。种子多。结果早而丰产。树势强健,适应性强,是绿化造林的良好树种。用种子或根蘖分株繁殖。果供鲜食,还可制果酱、果冻、果汁。 番石榴 番石榴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常绿乔木或小灌木。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16世纪传入菲律宾后引入中国。番石榴属约有100种,中国仅有1常见栽培种。树高可达5 m。叶对生,长椭圆形或长卵形,长7.5~15 cm,宽4.5~7.5 cm。花两性,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先端急尖,基部近圆。花单生或2~3组成聚伞花序。花瓣长1~1.4cm。浆果球形、卵形、梨形,长2.5~10 cm。中国栽培的番石榴花期4~5月,果熟期7~8月。8~9月有少量开花,可2次结果。中国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区引种作果树栽培,果实味甜美。适应性强,许多地区归化,常见低山丘陵灌木林中。番石榴属150种,中国作果树引入2种,其中草莓番石榴,浆果梨形或球形,长2.5~4cm,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黄色或胭脂红色。花果期6~9月。 番石榴 番石榴Psidiumguajava又称“鸡矢果”。双子叶植物,桃金娘科。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浆果球形或卵形,果肉淡黄色至淡红色,艳丽清香。营养丰富,还可药用。每百克含维生素C125~180毫克。可鲜食,也可制成果粉、果浆或果汁。加工制食品时,掺加少量后可使食品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鲜果还可制成酱、果冻等美味食品。 ☚ 石榴 芒果 ☛ 番石榴guav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