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场animal and poultry farm具有一定规模,从事畜禽繁殖、改良或商品生产的企业。包括工厂化养猪场和养鸡场、养牛场、养羊场、养兔场、养鸭场和养鹿场等。 中国饲养畜禽的历史悠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主要是家庭副业,以简陋的棚、圈饲养。30年代开始出现专业性种兔场。50年代各种畜禽场相继建立。60年代建设了机械化养鸡场、养猪场和养牛场,并逐步向工厂化阶段发展。发达国家则在50年代就开始建设工厂化养鸡场和养猪场。 分类 畜禽场按其生产目的可分为种畜禽场和商品畜禽场,前者从事畜禽的育种、改良或良种繁育;后者生产肉、蛋、奶、毛及皮等产品。按饲养畜禽种类可分为鸡、猪、牛、羊及兔等专业性畜禽场和同时饲养两种以上畜禽的综合性畜禽场。 场址选择 畜禽场场址除满足建场地区的规划要求外,还要考虑地势、交通、供水、供电、风向、防疫及占地等具体条件,不同种类的畜禽场场址选择稍有差异(见工厂化养猪场、工厂化养鸡场、养牛场)。 总体布局 畜禽场由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及管理、生活建筑组成。要求各类建筑物的总体布局按功能分区,各区内部和各区之间紧密配合,各类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符合最佳生产工艺流程,运输线路短,满足防疫、防火及防污染的要求,生产建筑区布置在管理、生活建筑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污水、粪便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在生产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同时,还要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布局。 设计原则 畜禽舍是生产建筑的核心部分,其设计要求:❶能创造畜禽生长和生产的最佳环境,以便最有效地发挥畜禽的生产能力。畜禽要在舍内吃、饮、排泄,还要产生大量水汽、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等。因此,畜禽舍必须根据畜禽的生物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❷应满足工厂化生产工艺的要求。工厂化畜禽场是良种、饲料、防疫、环境控制、管理及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的综合体现。因此,畜禽场设计要能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要,以保证全场常年进行有计划、有节奏地均衡生产。 ❸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实际的建筑形式。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悬殊,不能过分追求畜禽舍的最佳环境要求,标准过高、过低会造成浪费或影响畜禽生长发育。 建筑形式与构造 畜禽舍建筑形式一般分为三类:❶开敞式建筑:四周无墙或部分有墙的建筑物。前者又称敞棚,其屋顶可以防止日晒,舍内空气流通,是防暑的一种有效形式。部分有墙的开敞式建筑,防寒能力比敞棚好,但舍内温度仍随舍外气温的升降而变化。有的地区冬季可在开敞部分设置塑料薄膜或树脂制的活动卷帘防寒。开敞式畜禽舍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多用于炎热地区。 ❷有窗式建筑:沿两侧纵墙开窗,用以调节舍内对采光、通风、隔热、保温的需要。有窗式畜禽舍的造价和运行费用较密闭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开敞式畜禽舍舍外气候对舍内环境的影响,是目前条件下中国使用范围最广的畜禽舍建筑形式。 ❸密闭式建筑:墙壁不开窗,人工照明,采用通风或降温设备控制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不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畜禽生长的需要。在总体布置中可缩小建筑物的间距,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造价高,能耗大。发达国家的鸡舍、猪舍采用密闭式建筑较多,中国多用于鸡舍建筑。 畜禽舍对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等设计的要求:❶墙壁,是畜禽舍与外部空间隔开的主要围护结构,对舍内温、湿环境的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墙壁除应坚固、抗震、防火、抗冻外,要便于清扫、消毒并要具有良好的保温与隔热性能。 ❷屋顶,是防止雨、雪、风沙侵袭及隔绝太阳强烈辐射的围护结构。屋顶的保温与隔热作用相对大于墙壁,因为一般通过屋顶单位面积散失的热量多于外墙。屋顶应满足承重、防水、保温、耐久、防火等要求。 ❸地面,是畜禽建筑的主要结构,畜禽在舍内地面上生活(包括躺卧、睡眠等),地面散失的热量,约占畜禽舍总失热量的12%~15%。因此,地面除要求坚实、平坦、有弹性外,还要温暖、不透水、易清扫和消毒。不同部位宜采用不同材料的地面,如畜床采用三合土或木板,通道采用混凝土。也有在混凝土畜床上加橡胶垫和电加热板保温和供热。 ❹门、窗,畜禽舍通常采用木门、木窗或普通钢窗。外门通常在两端山墙处分别开设,必要时可在纵墙中部或根据工艺要求加开外门,所有外门均应外开,不设门槛、台阶,以利畜禽进出、饲料运送,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开窗面积应兼顾采光、通风和保温要求。 结构类型 目前中国的畜禽舍结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❶砖墙承重,钢、木或钢筋混凝土屋架及檩条,粘土瓦或石棉瓦屋面; ❷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或钢筋混凝土屋架,上铺加气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孔板,油毡屋面; ❸砖墙或钢筋混凝土柱承重,双曲砖拱,油毡屋面; ❹钢筋混凝土门式钢架,木檩条,铁皮屋面。在工业发达国家,随着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用薄壁型钢结构和高效绝热性能材料制作的装配式畜禽舍,已被较普遍采用。 畜牧场livestock farm拥有一定数量的家畜集中饲养地。常依家畜种类而划分为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养羊场和养马场等。从办场目标上看,上述各场又可分为育种场、繁殖场与商品场;亦有兼养种畜和商品畜的综合牧场。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牧场种类愈来愈多,如鸡场又分为蛋鸡场、肉鸡场、蛋鸡育成场等。牧场场址宜选在交通便利、与主交通线保持一定距离、地势高燥、土地面积充足、水源丰富水质好、远离畜产品加工厂和居民区的地方。场内生活、生产管理、生产和排污与病畜隔离区应按地势、夏季之风向作合理规划,既分区明显利于防疫;又联系方便,利于管理。清洁道、粪道分开,设立专门堆粪场、焚尸炉等卫生设施。一般牧场都附有牧地和饲料地,现代化猪、鸡场中设有配套的配合饲料加工厂。甚至有的场还建有畜产品初级加工厂等。 畜牧场livestock (/animal/stock)farm;ranch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