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锅huàguō又作“划锅”“化锅”。艺人街头撂地卖艺谋生;挨门乞讨。〔例〕在此处做小买卖和打把式卖艺的民间艺人,也不过是落地画锅来求碗饭吃,还得拿地皮钱、交捐税和应酬地痞、流氓、特务、警察侦缉队们。(录171)∣“平地抠饼”是“撂地卖艺”的形象说法,以白灰为界,在地上画出方圆一两丈的场子,有人称之为“画锅”,有人称之为“抠饼”,总之是靠这方寸之地找出生计的意思。(鬈448)∣在三河县和玉田县及其他县的听众,也是从来没有听过相声。可是,那是划锅呀,无须解释。而今天是打地,掌柜的不知相声为何物,还谈什么打地哪。(寿55)∣现今,已加取缔强讨恶化。穷家门的人,多有不化锅(穷家门管沿门乞讨,调侃叫化锅,社会人士称为串百家门的)。(社199) 画锅三3164①动艺人在露天画圈当场子卖艺。官话。《相声、评书、快板、写作与表演》:「一些艺人从露天~卖艺,陆续进了茶社、小剧场,成为固定的相声演员。」②动艺人在场地上用白沙土撒出字来(相声行话)。北京官话。北京。《传统相声选》:「朱少文原是唱京剧小花脸的,文化水平较高,演出时用白沙土在地上撒出一手漂亮字(行话叫『~』),颇受群众赞赏。」   画锅〈隐〉旧时北方地区曲艺界指露天演出时先用白砂粉在地上画一大圈并写字,以招徕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