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电除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电除颤

电除颤

有控制地使一定能量的电流通过心脏,以抑制心室颤动,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称为电除颤。由于这种方法亦可用于纠正心房颤动、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异位快速心律失常,故临床上统称为电击复律。用于心脏电击复律的仪器称为心脏电复律器。由于电击复律多用于治疗室颤及房颤,故心脏电复律器亦称为心脏电除颤器。
心脏电复律原理 电击是让一定强度的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整个心脏,包括所有自律细胞,在瞬间几乎全部同时除极,从而消除环行、折返激动,使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中具有高自律性的窦房结,有可能恢复主导功能,从而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电击复律的效果与临床上严格的适应症选择、转复前的准备以及电能量的大小有关。心室颤动时血液循环实际已停顿,必须立刻采用电除颤治疗方法进行抢救。心脏除颤复律与心脏电起搏的区别是:电击转复时作用于心脏的是一次瞬时高能(高电压)电脉冲,一般持续时间为5ms左右,电能为40~400Ws以内,在此期间心肌整体除极。心脏电起搏见“人工心脏起搏”条。
交流电除颤 早期使用50Hz(或60Hz)交流电,通过胸壁电极向心脏发放电流,电流强度约6A,持续时间约0.25~1s,对纠正心室颤动有一定效果。但交流电击的持续时间长,易落于心脏的易损期内,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时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室颤动,故除心脏手术过程中仍用交流电消除室颤外,一般都改用直流电除颤。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心室颤动时在任意时刻用强脉冲电路使所有心肌纤维同时除极的过程称为非同步除颤。1960年以来,都采用直流电阻尼放电的办法,如图1所示,交流电经高压变换器和整流后产生的直流电压,在开关S置1时向电容C充电(开关S在位置1),C的储存电能为A=1/2CU2,式中U为电容器的电压; 当开关S转向位置2时,电容器C上的电能通过自感线圈L和电极板对人体心脏放电(电击)。实验证明,放电回路中串有电感L的阻尼放电电流,比单纯RC放电的尖峰脉冲放电电流除颤效果好,对人体组织损伤小。并且适当选择L可得到最佳心脏除颤放电时间(4~10ms)。一般典型值取C为16μF,L为0.2H,在除颤电极良好接触的情况
下,胸部阻抗可取50Ω,于是R<,放电电流系统产
生周期性欠阻尼衰减振荡电流。

图1 高压直流心脏除颤LC放电回路


电剂量 电除颤时高能电脉冲的电能量被作为电除颤时的电剂量,单位用J(焦尔)或Ws(瓦特·秒)表示。电击转复时能使心肌全部除极所需的最低电剂量,与阻尼放电时间、心律失常、电极面积以及除颤方式 (体外除颤还是电极直接接触心脏) 等因素有关,一般在40~400Ws范围内。直流除颤器一般以与电容器C并联的高压直流电压表指示电剂量值。通过控制对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可按需调节除颤器的电剂量。给患者进行体外电击转复治疗时,必须使电极板与患者胸部紧密接触,处于良好导电状态,以防止烧伤皮肤和减小能量损失,提高复律效果。
同步除颤 通过特别装置,使电击发生在心动周期的特定点上,以避开易损期。防止引起心室颤动的除颤方式,称为同步除颤,主要用于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电击转复,方法是应用R波同步延迟触发放电电路,使放电电击时刻与患者心电图的R波(R波的降支)同步,如图2所示。心脏除颤器都配有心电放大器、R波触发电路、心电示波器和增辉电路等,其中心电示波器和增辉电路可监视电击转复前后的心电图和检查R波同步性能。


图2 R波同步延迟触发放电的方法


埋藏式自动除颤器 近年来已有低电剂量埋藏式自动除颤器应用于临床。埋藏式自动除颤器设有感知室颤的电路,一旦发生室颤立即发放除颤电脉冲。通过动脉导入心腔内的导管电极或直接与心尖和心底接触的电极,兼有感知心电和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的功能。
☚ 心脏起搏系统的电测量   电的生理效应 ☛
000047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