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电视新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在电视荧屏上显象的声画合一的新闻。本世纪30年代,美、英、法、德、苏先后开始电视播出,内容主要是文艺节目。1939年4月20日,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纽约开幕,电视转播开幕式盛况,并对博览会作连续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新闻。1958年5月1日,我国第 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后改为中央电视台) 正式播出,5月15日的图片报道《“东风牌”小轿车》是第 一条电视新闻,6月1日播出《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创刊》为我国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片,同年11月2日开始播出口播新闻。 ☚ 广播新闻 宣传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转播手段,以图象、声音为符号所作的新闻报道。它将视听合一,具有声形并茂、直观生动、真实可信、现场感强等特点,还可通过通讯卫星或地面传送站收录或直播国内外新闻和重大新闻事件实况,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众化、最有社会影响的新闻传播方式。电视新闻的形式主要有口播报道、现场报道、实况转播、电视讲话等。 ☚ 广播新闻 口播新闻 ☛ 电视新闻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最早出现于美国。中国于1958年开始广播。电视新闻的形式多种多样。除现场报道之外,也可以由新闻报告员口播,还可以口播加图表、口播加文字、口播加摄像、口播加照片、摄像加报道词等等。与其他新闻传播工具相比,电视新闻以其“快”和“形象化”见长。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为符号的新闻报道。是电视各种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电视节目的主体。电视新闻迅速、及时、形象、生动地报道国内外的最新动态。现场报道真实可信,感染力强,使观众有 “身临其境” 的感觉,参与感强。早期的电视新闻采用新闻纪录电影的设备、材料 (胶片) 进行摄制,20世纪60年代的通讯卫星上天与70年代电子新闻采录技术的普及,使电视新闻摄制、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就地报道,速度更快,形象更加逼真。 ☚ 广播新闻 通讯社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为符号的新闻报道。是电视各种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电视节目的主体。电视新闻迅速、及时、形象、生动地报道国内外的最新动态。现场报道真实可信,感染力强,使观众有 “身临其境”的感觉,参与感强。早期的电视新闻采用新闻纪录电影的设备、材料 (胶片)进行摄制,20世纪60年代的通讯卫星上天与70年代电子新闻采录技术的普及,使电视新闻摄制、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就地报道,速度更快,形象更加逼真。 ☚ 广播新闻 通讯社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以声象结合的方式,在电视台所作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义的电视新闻是各种电视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综合新闻、专题报道、现场转播、评述性新闻以及电视评论等;狭义的电视新闻则是指那些以简短的形式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性消息,它通常采用连缀成组的形式在固定栏目中播出。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记录和传播手段,具有形象生动、时效迅速、现场感强、真实可信等优势,因而拥有广泛的观众。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多种多样,有图象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等。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是电视台发挥舆论工具作用的“第一语言”,也是检验一个电视台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 电视散文 电视新闻编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