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电影创作及拍摄情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电影创作及拍摄情况

电影创作及拍摄情况

50年代,安徽著名电影剧作家鲁彦周创作,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反映农村合作化现实斗争题材的《凤凰之歌》、《春天来了》两部故事片,就曾在全国发行放映。其中《凤凰之歌》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电影征文奖。1954年曾获得华东地区戏曲奖的黄梅戏《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严凤英、王少舫主演,桑弧改编,石挥导演),在国内外发行放映后,受到广泛的好评,黄梅戏也因此享誉海内外。
1958年安徽开始筹建制片厂,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少其兼任厂长,采取边建厂边生产的方针,一方面选调人员、购置设备、建筑厂房,一方面摄制电影。先后拍摄了“安徽新闻”1-10号,纪录、科教短片《毛主席在安徽人民中间》、《千里淮北变江南》等10余部;与北京电影厂、上海电影厂联合摄制了故事片《柳湖新颂》、《卧龙湖》;与上海电影厂合拍了由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艺术片《女驸马》,这是继《天仙配》之后,又一部戏曲艺术佳作。此外,安徽电影制片厂还独立拍摄完成了故事片《风雪大别山》,在全国发行放映后荣获好评。还独立拍摄了《安徽戏曲集锦》(包括黄梅、泗洲、庐剧三个小戏),《寇准背靴》(梆剧)两部戏曲艺术片。1963年全国经济调整,尚未完全建成的安徽电影制片厂,奉命停建撤销。
1970年,安徽又开始第二次建厂,初为“安徽新闻电影摄制站”,后改为“安徽新闻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新闻、纪录、科教片,如《烧伤恢复新疗法》、《平原造林》、《全国农机会在合肥》等。1983年,正式恢复“安徽电影制片厂”的名称,并开始拍摄故事片。先后独立摄制完成了故事片《剑归》、黄梅戏艺术片《香魂》;与外厂合作拍摄了故事片《野妈妈》、《狐缘》、《鬼妹》、《金鸳鸯》、《山野绝唱》及儿童故事片《二小放牛郎》等数部,其中《野妈妈》获第八届印度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一银雀奖和印度评论协会“优秀影片奖”。安徽两次建厂至今,共生产新闻、纪录、科教短片12部(包括电影新闻1——10号),故事片和戏曲艺术片5部,与外厂合拍故事片和戏曲艺术片9部。
安徽除自制和与外厂合拍影片外,还是一个电影剧本创作多产的省份之一,其中亦不乏佳作和获奖影片。著名电影剧作家鲁彦周创作的《天云山传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故事片,在全国发行放映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并获得全国第一届“金鸡奖”和第四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还获得香港第一届“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奖。鲁彦周创作的近代历史人物传记片《廖仲凯》获1983年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二等奖。电影剧作家方义华创作的《月亮湾的风波》及与金海涛合编的《月亮湾的笑声》,均是佳作,其中《月亮湾的笑声》获1980年全国优秀影片奖。方义华创作的《焦裕禄》,获全国第11届“金鸡奖”和第14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在全国发行放映后,取得轰动效应。其他还有安徽作者创作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获1988年全国优秀影片奖,《大桥下面》获1983年全国优秀影片一等奖。儿童故事片《菱角将军》,获全国儿童故事片奖——金钟奖。由于黄梅戏戏曲艺术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全国在继50年代拍出的《天仙配》、《女驸马》之后,又陆续推出:上海电影厂的《槐荫记》、《牛郎织女》、《龙女》,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杜鹃女》、《孟姜女》,长春电影厂的《母老虎上轿》,北京电影厂的《朱门玉碎》,珠江电影厂的《红霞万朵》,安徽电影厂的《香魂》等十余部。据不完全统计,由安徽剧作者创作的电影剧本或戏曲演出本,由外厂拍摄完成的故事片和戏曲艺术片共有84部之多。

☚ 概况   电视剧创作及拍摄情况 ☛
000025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