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控制技术electric appliance control technique利用电器元件(如接触器、自动空气开关、继电器、变阻器、行程开关、熔断器等)构成一定的控制线路以实现对电动机或电路负载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的技术。电器控制线路按开关量进行工作,并完成一定的逻辑动作,广泛用于电力拖动的控制。 电器控制线路根据生产机械和工艺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规律拟定: ❶按联锁控制的规律。通过电器常开或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线圈的串联或并联,实现正反向接触器间的联锁控制、按顺序工作的联锁控制,正常工作与点动的联锁控制以及按“与”、“或”、“非”逻辑关系的联锁控制。 ❷按控制过程中变化参量进行控制的原则,选用时间(或行程、速度、电流等)作为控制信号,采用时间继电器(或行程开关、速度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作为测量元件,进行反馈控制,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时间原则控制属于恒加速控制,广泛应用于交、直流电机的起动过程。对于制动过程,由于时间继电器不能精确控制反接电阻的切换,一般只用于异步电动机的制动。电流原则控制属于恒转矩控制,负载增大与电源电压波动都可能使起动电阻无法切除而烧毁,通常用于串激电动机和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要求用恒转矩起动,以加快起动过程的场合。因制动过程不存在此缺点,故可用于直流电动机和线绕式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 在电器控制线路中,除保证电器触点和线圈的正确联接, 避免出现错误回路、寄生回路、虚假回路和不必要的线路环节外, 在控制线路中还须设有过载、短路、过流过压、失压和欠压、断相、漏电等保护环节和合闸、断开、事故、安全等必须的指示信号。保护电器与被保护对象的特性以及多级保护电器间的特性均需有良好配合, 不但使上、下级保护电器的动作电流满足分级要求,且动作时间也要满足分级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