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申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狡辩;申辩jiǎobiàn shēnbiàn

【同】 都是动词;都含有辩解的意思。
【异】 “狡辩”侧重于无理由而狡猾诡诈地强辩,为自己的错误过失寻找合理的借口;常用于有错、有罪或该承担责任而不承认、不承担的情况;贬义词;多用于书面语;一般要带上补语才带宾语。[例]在事实、证据面前,他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再也~不下去了。“申辩”侧重于申述理由,正当地据理辩解;常用于受指责、受冤枉的情况;中性词;多用于书面语,书面语色彩较“狡辩”浓厚;可带谓词性宾语。[例]一消费者状告商家产品有问题,商家竭力~。

申辩shēnbiàn

(对所受指责)进行申述辩解
 △ 当事人拥有~陈述权。
【同】辩解

申辩shēnbiàn

〈动〉对所受指责或批评进行申述和辩解:允许申辩│为自己申辩。
【同义】争辩。

申辩

申辩shēn biàn

申述理由,辩解是非。〔例〕对如此无理的指责,他立即向领导做了~。

☚ 申报   申明 ☛
申辩

申辩

申解 展辩 声辩 置辩 置辨 理辨
申辩冤屈:讼冤 讼屈
申辩是非曲直:讼直
 对别人的毁谤加以申辩和驳正:辩谤
 自行申辩,证明自己的正直:自直
据理申辩,使之解脱罪责:论解
竭力申明,辩解:极口分辩
(申述理由,加以辩解:申辩)

☚ 辩护   辩白 ☛

申辩

对自己的行为申述理由加以辩解的行为。劳动法规定的申辩是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在追究违反劳动纪律职工的责任尚未作出处理决定以前,违纪职工对自己的行为说明事实真相,加以解释。1982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给予职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时,允许受处分者本人进行申辩,慎重决定。


申辩

涉讼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他们的争执点并要求法院裁决的法律程序。当事人的申辩必须写成书面,在法庭依次各自发言。原告指控被告的文书称为“起诉书”。被告陈述争论点的文书称为“答辩”。原告对被告的答辩作回答称为“原告的答辩”。对于亡原告的答辩,被告可以作“再答辩”。用文书互相提出申辩的循环过程,直到双方当事人“争论点集中”时为止。这种争论文书的综合,是用以明确解释当事人的争论点,称为申辩书,可以解释成为各方当事人的正式书面争议,是审判程序的重要依据。除否认和抗辩之外,所有申辩都应按下列顺序作类似推理。大前提是有关的法律规定,在申辩文书中不须明确提出,因为这是人所共知的,亦是法院所熟悉的,小前提是为要求按照构成大前提的法律规定来处理案件而提出的诉讼事实。就原告而论,他所提的事实是作为诉讼理由,结论部分是原告提出依法判决的请求。被告可以对大前提表示异议,提出抗辩,首先承认原告指控的事实,然后声明被控事实无法律规定,运用法律救助,被告的抗辩提出了一个法律上的争论点,由法官裁决。如果法官裁定同意被告的抗辩,其抗辩就得以成立,否则,原告就得补充修正控告,另行提出事实,以符合法院所承认的法律规定。被告还击原告补充事实的指控,有两个对策可供选择:(1)被告提出申辩,否认原告提出的补充事实,从而双方当事人发生了争论点,提交法院审理;(2)被告可以承认原告的补充事实,同时对原告提出新的事实来引用其他法律规定。原告也可以采用被告攻击原告的方式来攻击被告的申辩:(1)原告可以提出答辩来攻击大前提,但是有关本案的法律规定是无可否定的,攻击自然无效;(2)原告可以否认被告提出的新事实,这样,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另一个争论点,由法院审理;(3)原告可提出对被告申辩的答复,提出新的事实,引用其他法律规定。原告和被告经过上述方式反复申辩,直到争论点成立,即可对案件进行审理。通常经过三四个回合,争论点即可成立。申辩的作用:(1)缩小案件的争论点;(2)使双方当事人不致在审判中对案情感到突然;(3)使法庭了解案件的性质;(4)使法院保留永久记录,作为判决事件以后不再受理(一事不再理)的根据;(5)如果申辩书证明,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的争论点因而没有必要审判时,可不经审判而了结案件。

申辩

pleading

申辩

defend oneself;try to justify oneself;plead one’s cas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