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申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申报 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1872年(同治十一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创办于上海。初为双日刊,四个月后改日刊。因营业不振,销路不佳,于辛亥革命前出售给该报华经理席子佩。1912年后由史量才接办,逐渐成为著名大报。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持批判态度。后立场保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冷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救国,次年支持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销数增达十五万份。曾聘用李公朴等,创办《申报月刊》、《申报年鉴》。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要求实行“宪政”,报道民权保障运动。出版《自由谈》副刊,主张言论自由,政治民主,常发表鲁迅、茅盾等文章。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报纸又趋保守。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在日伪操纵下发行。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的喉舌。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现有《申报》影印本发行。 申报shēnbào提出书面申请或报告 报请、呈报、上报、申报;批复、批示○报请bào qǐng(动)用书面报告请示:~上级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审批|~国务院审处|~行署审核批准|~追记一等功。 ○呈报chéng bào(动)用公文报告上级:~备案|据下级~|~如下|不要逾级~|~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上报shàng bào(动)向上级报告:将情况~中央|一级级~|立即~有关部门|情况紧急,一有消息马上~。 ○申报shēn bào(动)用书面形式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向中央直属机关~|及时~|用自己的名字~一个公司 |~户口。 ●批复pī fù(动)(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上级已经~同意|计划已经~|政府已经~我们建造光速飞船的计划 |呈文迟迟不见~。 ●批示pī shì(动)(上级对下级上呈的公文)用书面表示意见:得到县政府的~|部长亲自下了~|请领导~。 申报 申报shēn bào向上级制发的申请报告。〔例〕办函授班必须向国家教委~并注册。 ☚ shen 申辩 ☛ 上报 上报上(上告) 白 呈报 禀报 白报报到 言语 禀白 关言 启报 咨启 回禀 启复 谘报 ☚ 上报 向皇帝报告 ☛ 申报shēn bào呈报,上报。《旧唐书·宪宗纪》:“自今已后,所有祥瑞,但令准式~~有司,不得上闻。” 《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的中文报纸,英国商人美查等集资创办,其以刊发新闻为主要特征。初为两日刊,三个月后改为日刊。其在重视新闻采集与传播的基础上,首次在中国把近代报刊的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和广告4个要素结合在一张报纸上。该报1874年派人实地采访日军侵台战事,刊出中文报纸最早的军事通讯。1882年1月16日,刊出发自天津的第1条国内新闻电讯。1883年3月3日发行中国报纸最早的号外。1909年经理席子佩购进《申报》股份,从此该报归中国人自办。1912年10月,《申报》股份转让与张謇等人,史量才任总经理。几年后史量才独资经营,采取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发展广告业务,日销数由7000余份增至15万份。1934年11月13日总经理史量才被暗杀身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日伪的控制下出版。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停刊,共出版77年。 申报 019 申报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中文日报。原全称《申江新报》。英商安纳斯脱·美查 (Ernest Major) 等1872年4月30日集资创办于上海。初为双日刊,三个月后改为日刊。每号一张,用毛太纸单面印刷。初任主笔为蒋芷湘,继任者有何桂笙、钱昕伯、黄式权等。标榜为中国兴利除弊,鼓吹中国现代化,但大多为消闲性文字,持亲英立场。每期必有言论,文艺为必备栏目,这些均为业务上的首创。创刊半年后在杭州设分销处,设外埠通讯员。1874年派人赴台湾实地采访中日战争,发表了中文报纸上最早的军事通讯。1882年1月16日首次刊出利用电报发自天津的国内新闻通讯。1872年11月起先后创办《瀛寰琐记》综合性月刊(后改名《四溟琐记》、《寰宇琐记》),通俗刊物《民报》和著名的《点石斋画报》。兼营出版事业,先后开设印书馆、书局,印行《申报聚珍版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等大型丛书。1906年席子佩购得全部资产,1909年正式签约,产权移归中国人,报纸改用印刷纸两面印刷。1911年8月改革编辑方针,创办著名的副刊《自由谈》。1913年史量才接办,聘陈冷(景韩)任主笔,张竹平任经理,进一步走报纸企业化道路,发展广告业务,取重新闻轻言论的编辑方针,标榜不偏不倚。1919年8月创《申报星期增刊》,加强国际时事报道。1920年又办 《常识》增刊,介绍新知识。“九·一八”事变后政治倾向进步,反映人民抗日要求,宣传民主自由。1934年史量才被特务暗杀,报纸持谨慎方针。抗战初期一度迁汉口出版,返沪后挂美商招牌刊行。上海沦陷后,为日伪所控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作为敌产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后停刊。共出25600号。近年上海书店重新影印出版。 ☚ 上海新报 昭文新报 ☛ 申报全称“申江新报”。旧中国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创办于上海。1913年史量才接办,倾向进步。抗战期间为日伪所控制,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1911年创办的《自由谈》是它的著名副刊。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申报》停刊。 申报被保险人根据有关保险条例或合同的规定,向保险人申报某些保险事项或其变动情况。在预约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应当将预约保险合同范围内的每一笔保金,按规定及时向保险方书面申报。在申报保险中,投保人须每隔一定时间申报货物价值。保险标的如变更用途或者增加危险程度、变动保险金额,投保人也应申报。 申报 申报application投保人就某些保险事项变更向保险人作出的书面申报。在预约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应将预约保险合同范围的每一笔保险,按规定及时向保险人作书面申报;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每一件书面报告,均应视作合同的一部分承担保险责任。在申报保险中,被保险人须每隔一定时期向保险人提出申报单,申报保险货物的价值,保险人按申报价值承保并根据申报单结算保险费,保险标的如变更用途或增加危险程度、变动保险金额,投保人也应申报。 ☚ 批改单 情况不据实申报 ☛ 申报 《申报》旧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在上海创刊。1909年售与中国人。1949年停刊。该报所载新闻多而冗长,但保存了中国近80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资料, 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对历史、文化学术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1982年, 上海书店开始影印全套《申报》, 共计400册。 ☚ 字林西报 益闻录 ☛ 申报 申报海关货运监管制度之一。一切进出口货物均须由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持有关文件和证单向海关申报的制度。主要须持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按照规定应交验的进出口许可证或批准文件、进出口货物的发票和装箱清单、进口货物的提货单或运单、出口货物的装货单或运单向海关申报。对应施商品检验、文物鉴定或受其它管制的进出口货物,还应交验有关主管部门签发的文件。海关认为必要时,还可调阅有关贸易合同、产地证明和其它有关单证、帐册等。 ☚ 货运监管 查验 ☛ 申报 《申报》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广泛的中文报纸。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4人在上海合资开办,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美查聘请中过举人的蒋芷湘为总主笔,钱昕伯、何桂笙为主笔,赵逸如为会计。美查想把这张报纸冠以上海的名称。代表上海的名字有“沪渎”、“申江”、“春江”、“歇浦”、“黄浦”等可以使用。在元朝、明朝的时候,民间盛传春申君开凿黄浦江的故事,清代时,上海人喜欢用“申”字来代表上海,许多外埠商行设在上海的办事处,往往写成“某地某货号申庄”。如果冠上个“申”字,使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上海的报纸了。《申报》是《申江新报》的缩写。“申江”后面加上“新报”二字,意思是因为那时西人到中国来办报,用“新报”二字以表示与旧时代发行的《邸报》、《京报》相区别。 ☚ 四川政报 申报画报 ☛ 申报shen bao【历史】a Shanghai newspaper,started in 1872 and ceasing circulation in May 1949 《申报》shen baoShanghai News(a Shanghai newspaper started in1872 which ceased circulation in May 1949) 申报reporting to a higher body(/organization) 申报❶report to higher authorities 申报近代以来旧中国的一家重要报纸。清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美查创刊于上海。初隔日一期,未久改为日报。后附设“点石斋石印书局”、“图书集成铅印书局”、“申昌书局”等。光绪二年(1876)附刊《民报》,十年又附刊以图绘时事的《书报》,并创设军事通信员,及时报道中法战争等战事。十五年,该报馆及附属事业改组为美查有限公司。三十二年售给席子眉,后其弟席子佩继办。1912年史量才接办后,采用新人新法,渐为著名大报。1932年销数达十五万份。同年创办《申报月刊》,亦风行全国。次年另设《申报年鉴》,张梓生等主编。后又辟有副刊《自由谈》,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黎烈文主编;李公朴主持“申报流通图书馆”;柳湜和艾思奇主持《读书问答》等。该报早期趋于保守,偶也批评时政,“九·一八”后某些社评切中时弊,批评国民党政策,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1934年史量才遭国民党杀害后,该报重趋保守。抗战时为日伪所控制。抗战胜利后,成为国民党CC系报纸。1949年5月停刊。 申报 《申报》原称《申江新报》。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每期1张8版。站在亲英的立场上发表 “言论”。1899年10月由美查公司经营,吸收少量中国股份。1911年8月24日增 《自由谈》文艺副刊。1912年,史量才购买了《申报》,并于10月自任总经理,由陈冷为总主笔,其方针为:轻言论,重新闻,大力发展广告业务,从而使报纸销量大增。在反袁斗争、五四运动中,其态度比较明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批评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并相继刊登宋庆龄、鲁迅、茅盾等人的进步文章,并由此在全国的影响扩大,销量增加,也引起国民党的忌恨。1934年11月13日,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史量才,其《申报》产业由其子史蕴庚继承,言论开始谨慎。1937年12月停刊。1938年曾出汉口版和香港版。汪伪政权建立后,由日方派陈彬和任社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停刊。12月被国民政府所接受。1949年5月27日终刊。共出25600号。 ☚ 申九惨案 史迪威事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