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申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申公Shēn′gōng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据《元和姓纂》 注云: “楚有申公氏閗(斗)克,字子仪,谓之申公子仪,后以为氏。”“申”本诸侯国,楚文王灭之以为楚邑。封楚公族大夫,以为氏,遂有申氏、申叔氏、申公氏。当系出芈姓。 申公shēn gōng(称)申培,又称申培公,汉代经学家。 申公 【出典】 《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申公传》:“申公者,鲁人也。……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于是天子(汉武帝)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天子问治乱之事……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释义】 汉时,鲁人申公居家教《诗经》名重一时,经历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四个君主。 【例句】 肯谢申公辈,治诗事汉文。(皎然《同明府章送沈秀才还石门山读书》9231)诗为送沈秀才回石门山读书而作。这里以“申公”传《诗》为喻,劝其学会文墨经世之才。 申公 申公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名培,也叫申培公。事浮丘伯受《诗》。汉初,他曾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文帝时,以精《诗》立为博士。又独以《诗》训故相教授。武帝初,其弟子王藏,赵绾用事,遣使束帛加璧,安车蒲轮把他迎入长安。时公已八十余,所对奏之言颇令武帝失望。然已招致,只好拜为太中大夫。由于武帝祖母窦太后反对儒术,不久王、赵二人下狱自杀,申公亦病免归。他是西汉《鲁诗》学的开创者。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鲁诗故》三卷。 ☚ 郑宽中 浮丘伯 ☛ 申公生卒年无考西汉今文经中《鲁诗》的最早传授者。名培,亦称申培公,鲁(今山东曲阜)人。文帝时为博士。少年时与楚元王刘交同从浮丘伯受《诗》。楚元王卒,子刘郢继立为楚王,今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即位后淫暴。申公谏之不听,反使其衣赭衣舂米于市。申公羞愧,归鲁家授《诗》,传经取“疑者则阙不传”的谨慎态度。弟子自远方来受业者千余人,后为博士者十余人,官至大夫、郎、掌故者以百数。武帝即位之初,欲立明堂,派使者束帛加壁,安东蒲轮,驾四马迎申公主持其事至,武帝问以治乱之事。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与武帝意不合,即以为太中大夫,使议立明堂事。后因窦太后反对,废止立明堂,申公以病免归,数年而卒。《汉书·艺文志》应劭注谓其著有《鲁诗》,今佚。清马国翰辑有《鲁诗故》三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申公西汉臣。名培,鲁国人。少与楚元王交,俱事浮丘伯,受诗。文帝时(前179—前155)以为博士,始为诗传,号鲁诗。后归鲁,退居家。弟子自远方来受业者凡千余人。武帝时(前140—前87)征入都,年已八十余,拜太中大夫。后病免归。 申公见 申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