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浸膏
甲状旁腺浸膏是甲状旁腺素的粗制剂。甲状旁腺素是由甲状旁腺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可从牛甲状旁腺提制,其分子量在8400~9500间,临床所用甲状旁腺浸膏可溶于水,口服易被消化酶破坏,须注射用。注射后30~60min血钙开始升高而血磷降低,维持约12~24h。每毫升浸膏含激素100U,每单位相当于给狗皮下注射后16~18小时内使100ml血清增加1mg钙所须剂量的百分之一。
甲状旁腺素可促进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并激活靶细胞膜上的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从而促进骨、肾小管及肠粘膜上皮细胞调节钙、磷代谢。
❶作用于骨胳: 促进骨细胞溶解骨质,并加强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溶骨作用;因此骨盐不断溶解使血钙和血磷升高,尿钙排泄是由于血钙的升高。
❷对肾脏的作用: 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并抑制其对磷的再吸收,使尿排磷的速度超过溶骨而释磷入血的速度,结果血磷降低、血钙升高。尚能激活肾脏细胞内1-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参与维生素D2的代谢;维生素D在体内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必须先在肝脏羟化成具活性的25-羟基钙化固醇,然后再在肾脏经1-羟化酶羟化成活性更高的1,25二羟基钙化固醇才能发挥其作用,甲状旁腺素参与后一过程,促使1,25二羟基钙化固醇的形成,维生素D的这种活性代谢产物可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从而升高血钙以利于成骨,也可使骨钙向血钙转移。正常时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与血钙浓度之间存在着反馈关系; 即当血钙过低时可刺激甲状旁腺素和抑制降钙素的释放从而使血钙升高,当血钙过高时则反之,而维生素D为甲状旁腺素发挥其作用所必须,故甲状旁腺素、降钙素、1,25二羟基钙化固醇(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三者共同调节着钙的吸收、排泄和骨转换的综合作用。
由于手术误伤甲状旁腺等以致出现血钙过低手足搐搦症时,虽可用甲状旁腺浸膏,但其作用缓慢,且长期应用疗效降低,宜先静注钙剂,痉挛停止后,采用高钙低磷饮食,并口服维生素D;若属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则补充钙盐已足,不必过早注射维生素D。
甲状旁腺素应用过量时,骨质因脱钙而疏松,由纤维组织填充,与甲状旁腺亢进所致纤维性骨炎相同。尿中大量排钙和磷,甚至在尿路中沉淀而形成结石,软组织异常钙化,高血钙可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产生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