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甲状旁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位于甲状腺近旁,由第3、4对鳃囊发生的内分泌腺。最早见于两栖类。数目和位置在各种动物中变化较大,一般为一对或两对。有的离甲状腺较远,有的埋于甲状腺或胸腺内。在哺乳动物,甲状旁腺为扁圆形小体,表面被有薄的被膜,腺细胞排列成索或团,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主细胞占大多数,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根据胞质染色的深浅,又分为明主细胞和暗主细胞,两者是同一种细胞的不同功能状态; 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含甲状旁腺素(见激素),主要参与维持血钙的恒定。嗜酸性细胞见于马、牛、猴等动物,数量少,但随年龄而增多。单个或成群分布。比主细胞大,核小而圆,染色深,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功能尚不清楚。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动物体内分泌甲状旁腺素的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常有两对,其中一对位于甲状腺附近,另一对位置较远。外被结缔组织被膜,腺实质中腺细胞排列成团块或条索状,其中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嗜酸性细胞功能未明;腺细胞团索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布。甲状旁腺素与维持血钙浓度有关。 甲状旁腺呈扁椭圆形,一般有上、下两对。上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上、中1/3交界处,下一对常位于甲状腺下动脉附近。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jiazhuangpangxian人体内分泌腺之一。人体有两对甲状旁腺,棕黄色,形似大豆,分别位于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或埋在其中)的中部和下部。主要功能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调节机体内钙、磷的代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彻底摘除(如甲状腺手术切除时不慎误摘),则PTH分泌不足,使血钙渐渐下降,而血磷渐渐上升,导致低血钙性搐搦,甚至死亡,补给PTH和钙盐可使症状暂时缓解。而当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TH分泌过多时,则使骨钙进入血液,并加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同时激活维生素D3成为活性D3,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血钙过高,并抑制肾脏对磷酸盐的重吸收,促进尿中磷的排出,使血磷过低,从而导致钙盐在一些组织中的异常沉积,使组织发生病理性钙化,并可能形成肾结石。又由于骨钙减少,易引起骨折。PTH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血钙高时,PTH分泌减少,血钙低时,PTH分泌增加。血钙每变化1mg/dl,PTH浓度约变化100%,长期血钙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甲状旁腺腺体缩小或加大(可大至5倍以上)。机体内钙磷代谢还受维生素D和降钙素的影响。降钙素由甲状腺内的腺泡旁细胞分泌,具有与PTH相反的作用。 ☚ 低血糖状态 胸腺 ☛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jiazhuangpangxian内分泌腺之一。一般为四个棕黄色圆形小腺体,位于甲状腺背面上下两端(见图),或埋在甲状腺组织内。甲状旁腺总重量约0.1克,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内钙、磷的代谢,它和维生素D、降钙素等物质共同调节与控制人体血液和骨骼里钙、磷成分。 甲状旁腺 ☚ 甲状腺 肾上腺 ☛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s系内分泌腺之一。是扁的卵圆形小体,略如黄豆大,呈棕黄色,表面粗糙,但有光泽。甲状旁腺的数目和位置可有很大变化,一般有上、下两对,均贴在甲状腺侧叶的后面:上1对多在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上、中1/3交界处;下1对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上方或下方,有时1个或全部甲状旁腺埋在甲状腺组织内,在甲状腺手术时常发生困难。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如将此腺全部切除,患者出现钙代谢失常,发生手足搐搦,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甲状旁腺一种内分泌腺。有四个,位于甲状腺两叶的背面,分泌甲状旁腺素,维持体内钙和磷的平衡,分泌过少,血钙降低,血磷增高,产生抽搐;反之,可引起尿路结石。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后面,分上、下两对,呈棕黄色圆形小体,大小似大豆,重约30毫克。其外面覆以结缔组织被膜,部分结缔组织伸入内部形成不明显的小隔。被膜和小隔内有血管、神经和脂肪细胞。腺细胞排列成团状或索状,可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种。主细胞数量较多,分泌甲状旁腺素,主要调节体内的钙代谢,以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如甲状旁腺萎缩或被摘除,可以引起血钙降低,导致肌肉痉挛。嗜酸性细胞数量较少但体积较大,单个或成群存在,至7~10岁时才开始出现,以后增多。其功能尚不清楚。 ☚ 肾上腺髓质 甲状旁腺素 ☛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是豆粒状的内分泌腺,直径6~8mm,呈棕黄色或淡红色。左右各一对,位于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的结缔组织中,偶或埋于甲状腺内。上位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侧叶上、中1/3交界处后方;下位甲状旁腺,多在甲状腺下动脉进入腺体处附近。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与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水平直接有关。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为扁圆形小体,又称为上皮小体,呈棕黄色(幼儿时为淡红色,随年龄增长而色加深)。甲状旁腺长4~6mm,宽3~4mm,厚1~2mm,每个腺体重约30~50mg。甲状旁腺通常为上、下两对,分别称为上甲状旁腺和下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左、右叶的后面(图1),居甲状腺与甲状腺囊之间,偶尔亦可埋入甲状腺或胸腺的实质内。胚胎发生时,上甲状旁腺来源于第IV对咽囊,故又称为甲状旁腺IV; 下甲状旁腺来源于第III对咽囊,又称为甲状旁腺III。甲状旁腺表面包绕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向腺的实质发出小隔,将其分成若干不明显的小叶。小叶中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是主细胞,在主细胞之间可见单个或成团存在的嗜酸性细胞。主细胞可分泌甲状旁腺素,其功能是加强破骨细胞的活动,动员骨钙入血。与此同时,它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而抑制其对 图1 甲状旁腺的位置(后面观) 图2 312例上甲状旁腺位置的变异 a.环甲关节处,77% b.甲状腺上极后方,22% c.咽和食管后方,1% 图3 312例下甲状旁腺位置的变异 血管、淋巴和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或甲状腺上、下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发支供给血液。由小的静脉引流汇入甲状腺静脉。甲状旁腺的淋巴管很丰富,与甲状腺和胸腺的淋巴管有联系。神经来自颈上和颈中交感干神经节,主要是血管运动纤维,少量至腺细胞。 甲状旁腺的数目和位置均有变异: 四个以上或四个以下的情况均可见到,其位置的变化颇大。上甲状旁腺多数位于环甲连结附近;居甲状腺上极后方者较少;位于咽后和食管后方的更少。下甲状旁腺多数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前方或后外侧;位于胸腺上端(颈部)实质内的较少;居其他位置者更少见(图2,图3)。 ☚ 甲状腺 肾上腺 ☛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一般有二对,但也常有副腺。它们呈棕黄色,卵圆形,附在甲状腺的背面。每个腺长3~8mm,宽2~5mm,厚0.5~2mm。几个腺共重0.05~0.3g。上对腺在甲状腺侧叶背面中1/3处;下对多在侧叶背面下端。甲状旁腺由咽囊内胚层发生。上对腺源于第四咽囊。下对腺来自第三咽囊,与胸腺的发生部位很近,在发生过程中与胸腺相连一同下降,一般只降到甲状腺下端,有的可到胸腺附近。它们大多位于甲状腺被膜内,有的埋于甲状腺实质中。它们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包被。被膜发出小隔伸入实质,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穿行小隔进入。结缔组织中常含脂肪细胞,青春期时渐多。实质由主细胞和嗜酸细胞组成,细胞排列成团或索,其间富有毛细血管。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的代谢。 甲状旁腺的结构(光镜) 1.毛细血管 2.嗜酸细胞 3.主细胞 (2)嗜酸细胞: 此种细胞比主细胞大,数目少,常单个或成群位于主细胞间(见图)。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小并染色深,胞质显强嗜酸性。超微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有大量密集的长形线粒体,且嵴很多。线粒体间有许多糖原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小,内质网稀疏。分泌颗粒很少。胞质的强嗜酸性是密集的线粒体致成。此种细胞的意义不明,青春期前没有,此后渐多。还见一些介于主细胞和嗜酸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这些细胞含线粒体和糖原多少不等,也含分泌颗粒。甲状旁腺增生时,过渡型细胞增多,并常出现水样清明细胞。这种细胞含糖原很多,线粒体和内质网极少。常规染色时,因细胞中的糖原溶去,故胞质清明如水样。近年研究倾向于甲状旁腺只有主细胞,其它型细胞有的是不同功能状态时的表现,有的是退化性变化。 甲状旁腺的功能 此腺是生命所必需的。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血钙的含量。动物实验证明,如将此腺完全切除,则致血钙含量急骤下降,肌肉强烈痉挛而导致死亡。甲状旁腺素调节钙和磷的代谢,它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水平的调节,不受其它内分泌腺和神经的直接影响。血钙减少时刺激此腺分泌激素,激素作用于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促使吸收骨中的钙,将它释放入血。血钙增多时又抑制此激素的分泌。此激素并促使肾排出磷,使血磷下降。它还能促进胃肠道吸收钙。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时,血磷减少而钙增多,骨的钙盐被过分吸收,而致骨质疏松; 同时并致钙盐沉积于别的器官。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血磷增多而钙减少,骨质变得致密和过分钙化。 ☚ 甲状腺 肾上腺 ☛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人类甲状旁腺呈卵圆形小体,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一般有上、下两对,分别来自第三、第四对咽囊。每个腺体大小约4×6×2mm3,4个共重130~140mg。但腺体数目及位置有个体差异,可有2~8个,位于胸纵隔或甲状腺内。腺内有主细胞及嗜酸细胞,主细胞占绝大多数,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嗜酸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无分泌功能。电镜检查显示主细胞内的细胞器在各种生理情况下有显著动态改变。在动态活跃期,内质网排列成行,发育良好,可将氨基酸合成甲状旁腺激素原(pro-PTH);高尔基体增大,呈现高度分化,由内质网形成的pro-PTH,在此转变为PTH,经过浓缩加工形成分泌颗粒,成熟后逐渐被排泌到细胞外。休息状态细胞的高尔基体较小,内质网分散,分泌颗粒很少。长期高血钙可使主细胞萎缩,但仍合成少量PTH。长期低血钙可刺激主细胞的内质网及高尔基体高度发达,特别是后者,分泌颗粒起初明显增多,后来十分稀少,似乎排泌颗粒的速度超过生物合成能力。 ☚ 致甲状腺肿物质 甲状旁腺激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