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赋税 各种赋税按人丁计算的赋税:人税 丁赋 丁钱 丁银 算赋 赋算 口算 口赋 口钱 丁身钱 身丁钱 人口税 按税率交纳的赋税:课程 农民的赋税:甿税 正额的赋税:正税 正粮 正项 正税赋和杂税:课羡 国家规定的正税:课本 春季的赋税:春税 秋季的赋税:秋课 常规的赋税:经赋 固定的税赋:常赋 定额的税赋:常课 额定的赋税:额赋 国家规定的赋税:国赋 国课 法定的赋税:正供 正赋以外的附加税:余赋 正税外外加的赋税:杂税 杂课 杂变 雁税 科配 科调 桩科 附加税 田赋外附加的赋税:田捐 宋代苛捐杂税的一种:钞旁钱 按房屋间架及等级所征收的杂税:间架(间架税) 繁重的赋税:暴赋 暴税 繁科 烦敛 苛重的赋税:苛杂 苛捐(苛捐杂税) 榷酒征茶 非常沉重的赋税:毒赋剩敛 ☚ 赋税 征收 ☛ 田捐太平天国杂税的一种,1860年太平军克复漂阴时开始征收。据记载,为每亩田每日捐钱1文。付款办法,一般是由地主代替佃户垫付,大约三个月或半年总收一次。 田捐 田捐正项田赋之外以田亩为征收对象的附加捐。系太平天国筹措军政费用的办法之一。据《皖樵纪实》咸丰七年(1857)三月条及同年七月和次年五月各条之记载, 表明是项捐税前期已实行。在现存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1862)桐乡县左营军帅汪发给黄仁安的“田捐支照” 上, 盖有“着佃户出捐,由业主收缴”的印戳。表明该地此项杂捐征收是佃户按田交纳。征收办法大致半年或一季度总收一次。征收的捐额各地不一。在江苏的昭文、无锡、金匮县和浙江省桐乡、秀水县每亩每日田捐一文; 常熟横塘每亩每日捐钱二文。若乡民力所不逮, 则由城镇商民措派股捐垫纳。完捐后发给“田捐支照”为凭。田捐实际上成为乡官局的局费。有的地区不收田捐, 但在征收田赋时兼收乡官局局费。 ☚ 军需捐 费事 ☛ 00005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