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田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田悦754—784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之侄。早孤,为承嗣所养。及长,骁勇有膂力,性狡猾多谋。初为魏博中军兵马使。大历十三年(778年),承嗣死,以其为节度留后,掌兵柄。不久,朝廷任其为魏博七州节度使。他在田承嗣割据基础上,招贤致才,收买人心,伺机反叛,以扩大其势力范围。建中二年(781年),他先后为成德镇李惟岳、淄青镇李纳求袭节度使,德宗不许,遂合谋同叛。时幽州节度使朱滔奉诏讨惟岳,他遣将以五千兵助惟宋,自率领杨朝光攻临洺(今河北永年西北),另遣康愔以兵八千攻邢州(今河北邢台),意在夺取邢、磁二州。临洺将张伾固守,士请死战,大破其军。河东将领马燧、河阳李芃与昭义军救临洺,与其大战于双岗(今河北邯郸西北)。擒其将卢子昌,斩其将杨朝光。退保洹水(即安阳河),被马燧、李晟夹攻,大败。死伤二万余,仅以军士数十骑奔于魏州。未几王武俊杀李惟岳,深州降于朱滔。德宗乘势分成德军,以王牙俊为恒州刺史,康日知为深、赵二州刺史。乃乘机挑唆武俊、朱滔对朝廷不满,构成三镇联军。三年五月,他以为救军将至,率其众出战于御河上,大败而还。其军溺死者不可胜计。十一月,因感激朱滔援救,效仿战国连衡之术,推朱滔为盟主,称冀王,自称魏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年十月,泾原兵变,官军各还本镇,“四王”间互相猜疑,遂去王号,遣使归国。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德宗加封为济阳王,检校尚书右仆射。不久为其从弟田绪杀死。 田悦?—784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侄。承嗣死,继任魏博七州节度使。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卒,他代宝臣子惟岳请袭父位,朝廷不许,遂与惟岳叛乱,为朝廷所败。后复与朱滔、王武俊等联兵反唐,曾一度自称魏王。后被田承嗣子田绪所杀。 田悦754~784唐代将领。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之侄。初为魏博中军兵马使。大历十三年(778年),田承嗣死,以其为节度留后,掌兵柄。不久,朝廷任其为魏博7州节度使。他在田承嗣割据基础上,招贤致才,收买人心,伺机反叛,以扩大其势力范围。建中二年(781年),他先后为成德镇李惟岳、淄青镇李纳求袭节度使,德宗不许,遂合谋同叛。建中三年十一月效仿战国连衡之术,推朱滔为盟主,称冀王,自称魏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年十月,泾原兵变,官军各还本镇,遂去王号,遣使归国。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德宗加封为济阳王,检校尚书右仆射。不久为其从弟田绪杀死。 田悦751—784唐节度使。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田承嗣侄。大历十三年(778)承嗣卒,悦充任魏博七州节度使。建中二年(781),镇州李宝臣卒,子惟岳求袭节钺;旋淄青李正己卒,子纳亦求节钺,唐皆不允,悦亦代为请求,不答,遂合谋同叛。唐德宗派兵镇压,引起战祸连年,士卒死亡惨重。兴元元年 (784),降唐,为其从弟田绪所杀。 田悦?—784唐藩镇割据者。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侄。早丧父,随母改嫁平卢戍卒,转侧于淄、青间, 后被承嗣访获。承嗣死,继任魏七州节度使。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惟岳谋袭父位,朝廷不许,他为代请,又不许,便和惟岳等叛乱,自称魏王。后为其从弟田绪所杀。 田悦?—784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侄。继承嗣为魏博七州节度使。建中二年(781)成德镇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继任,田悦亦代其请求,德宗不允。悦与惟岳等联合起兵叛唐,并自称魏王。战祸连年。后降唐。为其从弟田绪所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