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聚教训指刻苦积蓄力量,力求富国强兵。宋陆九渊《删定官轮对札子》: “版图未归,恨耻未复,生聚教训之实,可为寒心。” ●《左传·哀公元年》: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生聚: 繁殖人口,积聚物力。教训:教育人民,训练军队。为沼: 成为污池。鲁哀公元年(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中,越军大败。越王勾践用范蠡计,向吴乞和,身为吴王先马(养马人)。归国后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养,锐意灭吴雪耻。 生聚教训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育人民,训练军队。比喻失败后刻苦积蓄力量,力求富国强兵之道。生聚:生殖积聚。教训:教育训练。《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生聚教训shēng jù jiào xùnthe growth and instruction of the people and the collection for resources ❍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左传·哀元年》) Give Yue 10 years for the growth of its people and the collection for its resources,and other 10 years for the instruction of its people,and in little more than those 20 years,the capital of Wu is likely to be made a pool. 生聚教训春秋时,吴、越两国多次交兵。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军,把越王勾践及其残兵败将5000人包围于会稽山上。 勾践后悔极了:因为不听范蠡大夫的意见,轻易率师伐吴,结果反而失败。一路逃回,吴军一路追杀。现在,吴军重重包围,自己无计可施。勾践站在山头,望着山下吴军旌旗十万,仰天叹息: “我的事业就在这里完结了吗?” 文种大夫安慰他:“祸往往可以变福,大王万万不可灰心。” 于是勾践冷静下来,与文种、范蠡共同商定计谋,由文种冒险前往吴军,用珍宝、美女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设法见到吴王。文种向吴王表示,越国愿意投降,当吴国的属国;君臣愿为奴隶,珍宝尽献吴王。否则,将珍宝烧毁,5000人血战到死,那时,吴国也免不了惨重损失。 吴王同意讲和,带了勾践君臣和无数珍宝回到吴国。后来,吴王又看到越国君臣勤勉服役,认为他们不会反抗,就放他们回国了。 越王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牢记会稽被围的耻辱。君臣一心,尽快恢复实力。文种提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方针,勾践完全赞同。先用十年时间增加人口,聚积财物。国家制定奖励生育的政策,规定男子到了20岁、女子到了17岁不成亲的,其父母就要受到处罚;有两个儿子的,国家养活一个,有三个儿子的,国家养活两个。同时,鼓励农桑,发展农业,使百姓富足,国库充裕。再用十年时间加强战备,训练军队,充实战斗力。 越国军民同心一意,勾践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越国很快就恢复、发展起来了。而吴王夫差却荒废政事,沉湎酒色,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 终于,越国乘吴王北上不在国内之机,突然袭击吴国,杀死吴国太子。越军训练有素,又多次打败吴国,进而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越国成了地跨江、淮、浙的东方大国。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方针取得了成功。 “生聚教训”这个成语,用指失败后刻苦积累力量,力求富国强兵之道。 生聚教训shēnɡjù-jiàoxùn《左传·哀公元年》:“[伍员]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生聚:繁衍人口,积聚财物。教训:教育人民,训练军队。春秋时,越国为吴国所败,越王勾践长期生聚教训,不忘复仇,因而伍员感叹,二十年后吴国将成为一片沼泽。后以“生聚教训”指失败后刻苦积蓄力量,发愤图强。 生聚教训shēnɡ jù jiào xùn繁殖人口,积聚财物,教育民众,训练军队。多指失败后积聚力量,以求重新崛起。《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生聚教训shēngjù-jiàoxùn〔并列〕 生聚,繁殖人口,积聚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繁殖人口,发展生产,教育人民,训练军队,使国家富强起来。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45回:“效那范蠡、文种的故事,~,徐图兴复。” △ 用于学习工作教训类。 【近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也作“生聚教养”。 生聚教训shēng jù jiào xùn生聚:繁殖人口,聚集财物。教训:教育人民,训练军队。指失败后再积蓄力量,走富国强兵之路。《左传·哀公元年》: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