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生态锥体ecological pyramids又称生态金字塔。是一种表示生物群落或食物链中各营养阶层结构和功能的图解。生态锥体有3种基本类型:❶数量锥体(pyramid of number); ❷生物量锥体(py-ramid of biomass); ❸能量锥体(pyramid of ener-gy)。 数量锥体 以生物群落中各营养阶层的个体数量来表示其结构的生态锥体。如某草地中每0.1公顷有草本植物20万株,是此锥体的基层;植食无脊椎动物20万头,是第二层;捕食性蜘蛛和昆虫9万头,是第三层;鸟类或鼹鼠1头,是第四层。可构成基层宽而往上依次缩小的数量锥体(图a)。这种同群落不同营养阶层的数量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此现象是英国埃尔顿(C. Elton,1927)提出的,故又称埃尔顿锥体 (El-tonian pyramid)。此现象在捕食链中颇为吻合,但寄生链中寄生物的个体却依次比寄主小而数量依次比寄主多,呈倒锥体形。 生物量锥体 美国奥德姆(E.P. Odum,1957)根据野外生境中各营养阶层生物量(干物质量)的测定数据,举出了生物量锥体的具体实例(图b)。生产者生物量为500克干物量/平方米,植食者为1克干物量/平方米,1级捕食者为0.01克干物量/平方米。但也有例外,美国普赖斯(P.W.Price,1975)曾研究英吉利海峡中不同营养阶层的生物量(干物量),生产者(浮游植物)生物量为0.4克/平方米,植食者(浮游动物)为1.5克/平方米,1级捕食者(浮游性鱼类)为1.8克/平方米。这是由于小型生物的生长期较短,而大型生物的生长期较长所形成的特征。 能量锥体 林德曼(R. L. Lin-deman,1942)认为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动态关系基本上是能量转移的过程,每一次转移中都大量散失能量,各营养级所贮存的能量必将依次下降,按营养级制成的能量锥体(图c)比较明显,其顺序不可逆转。能量锥体为数量锥体和生物量锥体作了补充,使生态锥体成为表示群落中各营养级量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a)

(b)

(c)
生态锥体的基本类型 (a)数量锥体;(b)生物量锥体;(c)能量锥体。 (注:P为生产者;C为各级消费者;S为腐食者) (据E.P.Od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