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市场
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具有生态环保性质,既要安全、节能、低耗、无公害、不损害生态环境、不损害人身健康,又要有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市场是一种生态合理性与经济效率性相统一的21世纪主流经济形态。
生态市场经济并非是一种局部的、暂时的经济现象,也不是狭义的生态和环保产业,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经济,既利于生态环保,又注重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生态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和生态调节机制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使二者达到平衡,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顾社会成本与环境代价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缺点,使经济发展、保护环境、优化生态辩证统一起来并实现三者协调发展。生态市场经济是节能降耗经济,是节约资源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效率的有机过程。如果提高能源技术和管理,发展中国家耗能降低1/3或1/2,提高的1/3或1/2能效就是效益。生态市场经济要求有效率、有效益,能有效地避免经济发展走 “先污染、后治理” 的路子,并能提高资源生产率。如果不及早实施生态市场经济,国际贸易中的 “绿色壁垒”、“绿色关税”、“绿色检疫”、“绿色技术标准” 等将使我国的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对我国的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极为不利的后果与影响。只有符合生态市场经济发展的产品,其附加值才会更高,才越有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市场经济概念形象地表达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表达了越是生态环保越有效益的经济趋势,反映了人们在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理论上的提升。生态市场经济要求对传统的生活价值观、人的发展观做出新的超越。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生产即时性产品。“用过即扔”、“消费即是幸福” 等,成为某些人的生活价值观。生态经济市场则要求转变这种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它内含着一种新的消费价值观、人与自然统一的协调发展观,内含着对人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发展价值的规约与提升。随着各国环境意识的觉醒,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生态标准、绿色标准,已成为是否允许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要求。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物品不准买卖,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条准则。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一些发达国家消费者已自觉抵制不带绿色认证的产品。欧盟国家对进口商品实施的绿色认证涉及近5000多种产品,日本从2000年开始对所有进口商品进行绿色认证。只有越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产品,附加值才越高,才越有效益。在国际市场上,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包括绿色工业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同类产品。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产品的效益主要不是来自于量,而是来自于质,即其绿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