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综合生态学、社会经济、人类健康方面的原则和原理进行评价,将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生态学范畴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研究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食物链和栖息地等方面评价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研究内容涉及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等方面; 社会经济范畴主要研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健康范畴从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管理学和环境管理追求的目标,健康的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合理要求和实现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并且具有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作为一门交叉科学的实践,不仅包括系统综合水平、群落水平、种群及个体水平等多尺度的生态指标来体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还兼收了物理、化学方面的指标,以及社会经济、人类健康指标,反映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要反映事物本身特征的真实性,它的数值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要有明确的涵义和可度量性,即标准与指标的明确性和可应用性; 要有方便性,即尽可能采用已有的、为公众所熟悉的度量技术等; 要成一个体系,即各项指标构成一个标准,几个标准构成一个整体衡量的体系; 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任何标准和指标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目标下采用的。选用什么指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地区可能用这一指标,在另一个地区可能不用; 在这个时期可能采用某一指标,而在另一个时期也可能不采用。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的选择要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虑它的可靠性、真实性,又要兼顾它的可行性,而且能够反映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包括生态指标、物理化学指标、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指标三个方面。目前对于评价生态系统健康尚无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一般的过程是首先根据区域特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确定评价的目标及生态健康的标准,通过对反映系统水、土、气、生各要素特征的指标敏感性及其相关性的分析,选择健康诊断指标,然后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及诊断模型。评价指标的类型主要可分为指示物种法和结构功能指标法。指示物种评价生态系统健康,主要是依据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特有物种、指示物种、濒危物种、长寿命物种和环境敏感物种等的数量、生物量、生产力、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及其一些生理生态指标来描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指示物种评价法比较适用于一些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