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管理
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管理活动。既包括自然资源与资源产品管理,又包括自然环境与环境效应管理; 既包括单项自然资源管理,又包括自然资源综合管理; 既包括自然资源微观管理,又包括自然资源宏观管理,更包括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复合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的对象可通过资源、环境与组织机构来认识。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对象有:
❶资源对象。指自然资源,即按照地理学的实物分类,分为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必须按照自然资源分门别类地纳入相应的资源管理部门,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区域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❷环境对象。自然资源既具有物质属性,又具有环境属性。自然生态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人类活动得到了开发和利用,由此产生的种种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必须纳入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范畴中。
❸组织对象。高层次资源管理机构的直接管理对象是各层次的资源管理机构,通过管理实现各级管理机构的功能,保证自然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对象包括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管理机构三项基本要素。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内容包括:
❶资源权益。资源权益是财产权益的一种,适用于自然资源法的特别规定,自然资源法规定的资源权益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自然资源使用权、自然资源专项权、自然资源相邻权益。
❷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主要包括: 制定自然资源区划与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制定相应的资源政策、条例和标准; 通过实施资源管理的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❸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资源管理部门依照自然资源法规对自然资源用户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资源法是资源管理的根本依据,对资源行政管理的机构、职责,以及资源管理的内容、权限和具体执行者都有规定,是资源管理的根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