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环境
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环境要素,是旅游活动能够存在、发生、发展的一切条件的总和,也是旅游活动赖以生存的条件。生态旅游环境是在生态旅游活动上发展而来的,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是对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生态旅游环境主要包括:
❶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而且还强调 “天人合一”,也就是注重赖于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
❷生态环境不仅展示其生态美,而且需要增加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满足人类高品位、深层次的审美活动。
❸特别强调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的协调,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❹生态旅游环境的营造以维护旅游系统良好的发展为目的,遵循开发和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最终使得自然环境的永续利用、人文环境的完整发展。
❺生态旅游环境必须考虑旅游者的心理感知。生态旅游环境是能保证生态旅游活动顺利有序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依赖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的总和,是生态旅游运行、发展和延续的载体。生态环境有自身的特点:
❶资源性。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代表了资源的稀缺性,生态环境的价值性代表了资源的有效性,生态环境系统的可变性代表了资源的可塑性。生态环境提供了可直接利用的资源,也提供了生态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基础。
❷综合性。生态旅游环境是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
❸容量的有限性和可调控性。生态旅游环境具有一个承载极限,超过这个限度,长此以往会导致生态旅游环境的破坏和无法恢复。生态环境的容量应该是一个范围,具有伸缩性和可调性。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就会使投入产出比太低。这样给生态旅游环境开发提供了依据,使得生态环境具有调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