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生产资料价格的形成机制同时处在两条轨道上,即企业的计划内生产资料价格由国家制定,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湖南省的价格“双轨”制自1981年下半年开始自发出现在小范围的原材料价格上; 1982年7月,湖南省物价部门正式规定尿素出厂分计划内外2种价格; 1983年3月,又规定在销售环节也实行内外两种价格。1983年4月省物价部门发文,对于生产企业超产、自销的短线物资出厂价格作适当松动,可高于国家定价的5%~10%,物资部门计划外组织的物质按保本原则高进高出。1984年5月,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超产自销的工业生产资料,以国家定价为基础,企业可在20%的幅度内浮动。尤其是1985年1月24日,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联合发出了《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后,湖南省同一国营工业企业的同一品种的生产资料,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公开地出现了国家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格局。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形成后,有利也有弊。1990年12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区别不同产品的具体情况,逐步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 农产品合同定购制   经济责任制 ☛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亦称“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同一城市、同种工业生产资料同时存在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的状态。即国家计划任务内的生产资料实行国家牌价,超计划生产部分和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允许企业自销部分实行市场价格。这是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新旧体制并存的反映。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资料实行单一的计划价格形式,并且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严重低于价值。改革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改革的总方向是: 除极少数重要生产资料外,绝大多数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但如果不顾条件一下子把绝大多数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则各方面又难以承受。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计划外部分先行放开,实行市场调节,计划内部分继续实行国家定价。1985年我国便正式形成了这种双轨制价格。这是从过去的单一计划价格转向未来的有控制的市场价格的过渡措施,其利弊都很明显。利的方面有: (1) 刺激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2) 促使生产资料使用企业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3) 搞活了生产资料流通,使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及一部分国营企业能通过非计划渠道取得全部或部分急需的生产资料。弊的方面: (1)计划外冲击了计划内,计划合同任务难以兑现。(2) 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情况下放开生产资料价格,引起价格猛涨。(3) 引起市场秩序混乱,流通环节大增,滋长投机倒把和腐败现象。要做好工作,去弊存利,创造条件促使两种价格水平接近。其途径有: 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生产资料有效供给,促使议价水平下落;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计划内生产资料价格; 整顿流通环节和市场秩序,打击投机倒把,加强生产资料价格管理,必要时对计划外部分规定最高限价。

☚ 内部结算价格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 ☛
000035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