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产自给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产自给运动 生产自给运动在抗日根据地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为扭转困难局面, 减轻人民负担, 坚持持久抗战, 并为夺取最后胜利准备物质基础而发动的部队、机关、学校以自给为目标的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战绩显著, 其自给运动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8年至1940年。1938年秋, 留守兵团为改善战士生活首先进行生产运动。1939年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加紧经济封锁, 边区机关学校也增多, 财政供给发生很大困难,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 “自己动手、生产自给” , 部队机关学校全体动员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第二阶段1941年至1942年, 边区被封锁, 外援断绝, 国民党停发八路军给养, 边区生产自给运动急速由半自给转到完全自给。第三阶段1943年至1945年, 边区部队机关学校的生产自给运动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总方针指引下走上健康发展新阶段,达到了丰衣足食。其它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自给运动也蓬勃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如晋冀鲁豫边区的部队,1940年起就开始生产,1943年每人种地3亩,自给1季粮食。新四军直属部队1944年自给8个月蔬菜、10个月食盐和全年肉食。生产自给运动使部队机关学校克服了困难,减轻了人民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军政关系,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日满华经济圈 大生产运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