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甜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甜瓜5506哈密瓜。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鄯善〖〗。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哈密〖〗。丝瓜。闽语。福建松溪〖 〗。菜瓜。闽语。福建福清〖〗。南瓜。粤语。广东宝安沙井〖〗。香港新界锦田〖〗。

甜瓜tián guā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长椭圆形,表面光滑,有香气:那玉有三寸方圆,形似~,色有红晕,甚是精致。(一○九·1383)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瓜瓠 > 甜瓜
甜瓜  tiánguā

亦稱“甘瓜”、“果瓜”、“香瓜”。二三月下種,蔓生,葉大如掌,五六月開黄花,六七月熟。其類繁雜,多以形色爲名。其形有長有團,有尖有扁,或有棱或無棱;其色有青有绿,有黄有白,或斑或紋。其肉曰瓤,其子曰瓤,其跗曰環,其蒂曰疐。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十七引《廣志》:“瓜之所出,以遼東、廬江、燉煌之種爲美。瓜州大瓜,大如斛;陽城御瓜,大如三升魁者,名香登;長二尺餘者,名桂枝。蜀地温食,瓜至冬熟。春白瓜,正月種,二月成。秫泉瓜,秋種,十月熟。”元·王禎《農書》卷八:“果瓜品類甚多,不可枚舉。以狀得名者則有龍肝、虎掌、兔頭、貍首、蜜筩之稱;以色得名者則有鳥瓜、黄𤬊、白𤬊、小青、大斑之别,然其味不出乎甘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五·甜瓜》:“〔釋名〕甘瓜、果瓜。时珍曰:‘瓜字篆文,象瓜在鬚蔓間之形。甜瓜之味甜於諸瓜,故獨得甘、甜之稱。’”參閱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果類·甜瓜》。

瓜(菜~;丝~;西~;甜~;金~;冬~;顶~) 土芝
瓜和果:瓜果 果隋 果蓏
瓜果蔬菜:果菜 果蔬 果茹
小瓜:瓝瓟 瓞
南瓜:饭瓜 北瓜 番瓜 倭瓜
印度南瓜:笋瓜
冬瓜:白瓜 水芝 地芝 白冬瓜
黄瓜:胡瓜
苦瓜:癞瓜 癞葡萄 锦荔枝
丝瓜:布瓜 蛮瓜 天罗(天罗絮) 虞刺天丝瓜
香瓜:甜瓜 甘瓜 果瓜 水芝
胡芦:壶芦 觚卢 鹤瓢 扈鲁 扁蒲
细腰葫芦:蒲卢
传说中的仙瓜:灵瓜

☚ 荤菜   果实 ☛

甜瓜melon

葫芦科(Cucurbitaceae) 甜瓜属中幼果无刺的栽培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学名Cucumis melo L.,别名香瓜、果瓜、哈密瓜。染色体数2n=2x=24。果实香甜或甘甜,每100克果肉含水分90~93克、碳水化合物9.8克、维生素C29~39毫克,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其他维生素等。鲜果食用为主,也可制作瓜干、瓜脯、瓜汁、瓜酱及腌渍品等。中国、苏联、西班牙、美国、伊朗、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普遍栽培,以中国产量最高。
起源与演化 根据甜瓜近缘野生种和近缘栽培种的分布,认为热带非洲的几内亚是甜瓜的初级起源中心,经古埃及传入中近东、中亚(包括中国新疆)和印度。在中亚演化为厚皮甜瓜,成为甜瓜的次级起源中心,12~13世纪由中亚传入俄国,16世纪初由欧洲传入美洲,19世纪60年代从美洲传入日本。传入印度的甜瓜进一步分化出薄皮甜瓜,再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中国华北是薄皮甜瓜的次级起源中心。也有人认为甜瓜有多起源中心,西亚(包括苏联的土库曼和外高加索、伊朗、小亚细亚及阿拉伯)是厚皮甜瓜的初级起源中心,中亚(阿富汗,苏联的塔吉克、乌孜别克、土库曼,中国新疆)是厚皮甜瓜的次级起源中心。中国是薄皮甜瓜的初级和次级起源中心。
中国古代称甜瓜为“瓜”。在《夏小正》、《诗经》、《礼记》等古籍中有瓜的记述。
植物学性状 根系发达,主根深达1米以上,侧根分布直径2~3米。多数根分布在30厘米以上的耕层中。根再生力弱,不耐移植。茎圆形,有棱,被短刺毛,放任生长的主茎长达1~5米。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或肾形,全缘或五裂,被毛。叶缘波纹或锯齿状。花腋生,单性或两性,雄花单生或簇生,雌花和两性花多单生。花萼及花冠钟状多5裂,花冠黄色,雄蕊5药、3组,雌花子房下位。虫媒花。栽培种多属雄性花和两性花同株类型。瓠果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有圆、椭圆、纺锤、长筒等形状,成熟时果皮具不同程度的白、绿、黄或褐色,或附各色条纹和斑点;果表光滑或具网纹、裂纹、棱沟等,果肉为发达的中、内果皮,有白、桔红、绿、黄等色,有的具香气。种子披针形或长扁圆形,大小各异,扁平,无胚乳。黄、灰白或褐红等色,种子寿命一般5~6年,在干燥、凉爽、通风条件下可达10年以上。


香 瓜


类型与品种 分类方法甚多,目前一般把栽培甜瓜分为网纹甜瓜(var.reticulatus Naud.)、硬皮甜瓜(var.cantalupensis Naud.)、冬甜瓜(var.inodorusNaud.)、观赏甜瓜(看瓜)(var.dudain Naud.)、柠檬瓜var.chito Naud.=、菜瓜(蛇形甜瓜)(var.flexuosusNaud.)、香瓜(var.makuwa Makino)和越瓜(var.conomon Makino)等8个变种。
根据生态学特性,中国通常又把甜瓜分为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
厚皮甜瓜 主要包括网纹甜瓜、冬甜瓜、硬皮甜瓜。植株生长势强或中等,茎粗、叶大、色浅,叶面较平展。果实圆、长圆或长椭圆、纺锤形,有或无网纹,有或无棱沟,瓜皮厚0.3~0.5厘米,果肉厚2.5~4.0厘米,细软或松脆多汁,芳香,醇香或无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15%,最多可达20%以上。一般单果重1.5~5.0公斤,可达25公斤以上。种子较大。不耐高湿,需要充足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华北种植。主要有甘肃白兰瓜、麻醉瓜和新疆哈密瓜中的黄旦子、红心脆、黑眉毛密极甘、青麻皮、小青皮等品种。
薄皮甜瓜 又称普通甜瓜、东方甜瓜、中国甜瓜、香瓜。生长势较弱,叶色深绿、叶面有皱。果实圆筒、倒卵圆或椭圆形等,果面光滑、皮薄,肉厚1~2厘米,脆嫩多汁或面而少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2%。皮瓤均可食用。单果重多在0.5公斤以下,不耐贮运。种子中等或小。较耐高湿。在日照较少,温差较小的环境也能正常生长。中国广泛栽培,东北、华北是主产区。日本、朝鲜、印度及东南亚等国也有栽培。
生长发育与果实形成 甜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
发芽期 播种至子叶展平第一真叶显露,约需10天,这一时期生长量小。发芽温度25~35℃,适温30℃,多数品种15℃以下不能发芽。
幼苗期 子叶展平至第五真叶出现,约25天。茎短缩、直立,生长缓慢。第一真叶出现时苗端即开始花芽分化,幼苗期结束时茎端约分化20叶节。最初的花原基具两性,当花原基长0.6~0.7毫米之后才有雄性、雌性或两性花的分化。在日温30℃,夜温18~20℃,12小时日照的条件下花芽分化早,结实花(雌花或两性花)节位较低。温度过高,长日照,结实花节位提高,质量下降。
伸蔓期 第五真叶出现至第一结实花开放,需20~25天。植株根、茎、叶迅速生长,花芽进一步分化发育,植株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茎叶生长适宜的日温为25~30℃、夜温16~18℃,长时期13℃以下或40℃以上的温度下生长发育不良。根系生长适温22~25℃。甜瓜需要强光及12小时以上的日照,光饱和点为55 000~60 000勒克斯,补偿点4 000勒克斯。
结果期 结实花开放至果实成熟。早熟品种为20~40天,晚熟品种达70~80天。该期可分为结果初期、结果中期和结果后期。❶结果初期:结实花开放至幼果迅速肥大,约7天。甜瓜开花前后子房细胞急剧分裂,花后5~7天细胞开始膨大,果实开始迅速肥大。植株营养生长量达最大值。
❷结果中期: 果实迅速膨大到停止增大。这时植株总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日增长量最高,以果实生长为主,营养生长减缓,该期末果实重量达全株重的50%以上。
❸结果后期: 果实停止膨大至成熟,营养器官生长停滞,果重可达全株重的70%。果实成熟过程,其硬度、比重、颜色、营养成分和生物化学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幼果时果实呼吸作用最强,随着果实膨大呼吸强度下降,进入成熟期呼吸作用再度增强,出现“呼吸高峰”; 座果后果实全糖含量缓慢增加,结果后期蔗糖含量急速增加,最后占全糖的60~70%; 幼果期维生素C含量最高,果实膨大时下降,成熟时又有增加; 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逐渐消失,叶黄素、胡萝卜素、茄红素逐渐显现而使果实具有各种颜色,同时,由于细胞壁中原果胶的水解,使硬度下降,胎座细胞间空隙加大,果实比重降低到1以下。
结果期对温度要求严格,所需积温约占全生育期的40~50%以上,以日温27~30℃、夜温15~18℃。昼夜温差13℃以上为好,同时要求充足日照。
栽培技术 甜瓜喜温耐热不耐霜冻,栽培季节受霜期和积温限制。中国西北、东北一年一作,春种秋收; 华北、华南春种夏收。厚皮甜瓜多高畦栽培。中国西北少雨,形成了特有的灌溉用高畦和砂田的旱作栽培方式。华北用平畦栽培薄皮甜瓜,用高畦栽培厚皮甜瓜。华南采用高畦或瓜墩,便于排水。
甜瓜地上部蒸腾量大,根系好氧性强,不耐土壤高湿和低温,适于pH6.0~6.8,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广,具一定抗盐碱的特性。为防治枯萎病、蔓枯病应实行4~5年轮作。
直播或育苗均可。直播应在10厘米地温稳定于15℃后进行。用干子或催芽后直播。早熟栽培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提前直播或育苗移栽。以营养钵等育苗为好,苗龄30~35天、3~5片真叶时定植。为预防土壤病害,可用南瓜、瓠瓜或抗病甜瓜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种植密度取决于品种特性和整枝方式等。如新疆中、晚熟大果型厚皮甜瓜采用双蔓整枝,每亩450~700株; 早熟小果型品种单蔓整枝,每亩1000~1500株。多为宽窄行种植。
每生产1000公斤甜瓜,约需氮2.5~3.5公斤、磷1.3~1.7公斤、钾4.4~6.8公斤。结果期吸收量最大,氮、钾的吸收高峰约在座瓜后16~17天,磷的吸收高峰晚于氮、钾。一般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1/2~2/3,且集中沟施或穴施。对有机肥反应良好。土壤中氮、磷、钾的速效成分,苗期分别以15、10、80ppm为宜; 结果期25、20、100ppm为宜。此外,对钙、镁和硼等元素较敏感,应酌情施用。
甜瓜蒸腾系数高(600~800),苗期至座果期应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 结果前、中期为80~85%;果实成熟期为60~55%。如前期土壤水分过多,茎叶徒长,延迟座果; 果实膨大期需水最多; 成熟期土壤水分不可过多,以免延迟成熟和降低果实含糖量、风味和耐藏性。厚皮甜瓜对水分要求更严格,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长期高于70%易侵染病害。
多数品种以孙蔓结瓜为主,应进行整枝摘心。整枝方式有单蔓式、双蔓式、三蔓式和多蔓式。单蔓式主蔓不摘心,留第4节以上中部子蔓结果。双蔓、三蔓、多蔓式,主蔓于3~5节摘心,选留2条、3条或多条强壮子蔓,在子蔓或子蔓适当部位的孙蔓上结瓜。结瓜后留2叶摘心。爬地栽培的甜瓜叶面积指数宜1.6~1.8,搭架栽培宜2~2.5。
开花时人工辅助授粉或用生长调节物质(如IAA、NAA等)处理可提高座果率。一般厚皮甜瓜每株留1~3个瓜,薄皮甜瓜2~4个。
选留茎蔓中部果实采种。花期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可增加种子产量。甜瓜各变种间、品种间须隔离1500~2000米以上。杂种一代(F1)采种地母本与父本植株按5~6∶1间隔种植; 利用雄性不育、隐性标记性状、雌雄异花株、雌性系和化学杀雄等技术和措施可以简化制种过程。种瓜充分成熟时采收,后熟7~8天,剖瓜取子。
贮藏与加工 甜瓜贮藏的适宜温度,早、中熟品种为3~5℃,晚熟大果型品种2~3℃,空气相对湿度为85%,用冷库贮藏或用半地下式窖藏。
甜瓜可制成下列加工品: ❶瓜干: 是中国新疆的传统产品,须选用果肉细、厚、白色的品种。达到90%成熟度时采收,去皮去瓤切块后晾晒制成。
❷瓜脯:厚皮甜瓜去皮去瓤后切成条。用一定浓度石灰水、钙盐硬化,用亚硫酸盐溶液进行护色处理,按一定比例用糖腌渍、浸泡、抽气、糖煮后烘制而成。
❸甜瓜汁、甜瓜块罐头的加工工艺类似其他水果。此外,还可加工成瓜酒、瓜酱、腌甜瓜等。
病虫害与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疫病等(见黄瓜),还有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见蔬菜病害)。虫害有瓜蚜、黄守瓜、根蛆、地老虎等(见蔬菜虫害)。

甜瓜melon

Cucumis melo L.,又称香瓜、蜜瓜。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2n=2x=24。原产非洲和中国。茎蔓性,易生侧蔓。叶近圆形。花单性,黄色。果实圆、卵圆、椭圆形等;果皮白、黄、绿色,或有花斑;果肉白、绿、橘红色;肉质脆或绵软,味甜而香。喜高温、干燥和充足的日光。宜壤土或砂壤土。类型和品种多,生态学上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两大类。中国甜瓜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雪梨瓜、黄金瓜、白兰瓜、红心脆等。栽培应多施有机肥作基肥,忌连作。多数甜瓜品种在孙蔓上着生雌花,常用摘心整枝法,需压蔓。也可于温室或塑料大棚中栽培。

甜瓜

见“哈密瓜”。

甜瓜

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中国有2000多年栽培史。主根可深达1 m以上,根系多分布于地表30 cm内的土层。茎圆形,主茎长达1~5 m。单性或2性花。雌雄同株。花萼和花冠钟状多5裂。子房下位,瓠果。染色体数2n=24。成熟果含糖量为8%~1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8~32℃。分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2个亚种。栽培甜瓜分网纹甜瓜、硬皮甜瓜、冬甜瓜、观赏甜瓜、柠檬瓜、菜瓜、香瓜和越瓜8个变种。

甜瓜

甜瓜tianguaCucumis melo

又称香瓜。双子叶植物,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茎蔓生,有短刚毛。卷须不分叉,叶柄有短刚毛,叶片近圆形,3~7浅裂,两面有柔毛,边缘有锯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簇生,雌花单生。花萼裂片钻形,花冠黄色,裂片卵状矩圆形,雄蕊3枚,子房长椭圆形,花柱极短,柱头3,靠合。果实的形状、颜色,因品种而异,有香味。性喜高温、干燥和充足阳光。原产执带。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华北、西北产的香甜味浓,潮湿地区产的水分多、味较淡。为夏季优良果品,著名的新疆哈蜜瓜、甘肃的白兰瓜,就是甜瓜的不同品系。

☚ 冬瓜   葫芦 ☛
甜瓜

甜瓜

果品之一。又名 “甘瓜”、“果瓜”。俗称 “香瓜”。我国最早栽培的瓜种之一。近年来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有甜瓜子。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初年的墓葬中也出土有甜瓜子。《夏小正》:“八月剥瓜”,可见甜瓜在夏代已是常食之品。《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则记述了甜瓜的收获季节和食法(郑玄笺:“剥、削、淹渍以为菹”)。甜瓜种类较多,有青、黄、白三种。据《燕京岁时记》载: 京师 (今北京) “五月下旬则甜瓜已熟,沿街吆卖。有旱金坠、青皮脆、羊角蜜、哈蜜酥、倭瓜瓤、老头儿乐各种”。甜瓜味甘香,可做水果,亦可做烹饪原料,如拔丝甜瓜、蜜饯甜瓜,制时去皮、瓤。甜瓜子曝裂取仁,可充果实(元代王祯《农书》)。

☚ 柑   黄瓜 ☛
甜瓜

甜瓜Tiangua

葫芦科。又名香瓜。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枝有黄褐色或白色糙硬毛。卷须不分枝。叶互生,近圆形或肾形,边缘不裂或有3—7不明显浅裂,裂片圆钝。雌雄同株,花黄色,雄蕊3瓠果椭圆形、倒卵球形等因品种变化很大,果皮平滑有斑纹,无刺状突起,果肉白色、黄色或绿色,有香甜味;种子污白色或黄白色,卵形。原产亚洲热带。我国各地栽培。为夏日水果,主食其果皮;瓜蒂和种子入药,有清热、排脓功效。变种菜瓜(越瓜、稍瓜) (var.conomon)果圆柱形或棒状,为夏日蔬菜或酱渍作酱瓜。甜瓜园艺品种极多,西北地区产的白兰瓜、哈蜜瓜均属甜瓜的不同品种。

☚ 喷瓜   菊科 ☛

甜瓜tián guā

《本草纲目》果部第33卷甜瓜(42)。药名。
【基原】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实。
【别名】甘瓜(《别录》),香瓜(《滇南本草》),果瓜(《本草纲目》),熟瓜(《本草从新》)。
【性味】甘,寒。
❶《日华子本草》:“无毒。”
❷《日用本草》:“甘,微毒。”
❸《本草纲目》:“甘,寒,滑,有小毒。”
【归经】入心、胃经。
❶《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❷《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❸《本草求真》:“入心、胃。”
【功用主治】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
❶《食疗本草》:“止渴,益气,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壅塞气。”
❷《嘉祐本草》:“主口鼻疮。”
❸《滇南本草》:“治风湿麻木,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

甜瓜

甜瓜

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叶掌状分裂。花黄色。果形多为圆形,或长椭圆形;皮麻或光, 色绿、白、黄等; 果肉白、绿、橙、黄色等,质脆、香甜。种类很多,是夏季的重要瓜果。甘肃境内海拔1 700米以下、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的河谷平川及塬地多有栽种。甜瓜分为厚皮和薄皮两大类群。河西是厚皮甜瓜的主产区。敦煌、安西、金塔、玉门等地是优质哈密瓜的主产区。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和永靖、临夏、积石山是甜瓜的产区。陇东、陇南主要栽培薄皮甜瓜,秦安、庄浪、泾川、宁县等地为其主产区。甘肃甜瓜年种植面积2万亩。

☚ 西瓜   花卉植物 ☛
甜瓜

甜瓜

甜瓜,维吾尔药物名扩混,别名比提合、海尔普则、海尔补则。为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成熟果实。我国主产于新疆,全国各地亦有栽培;国外印度等热带国家亦有栽培。
本品性二级湿热,味甜。功能生湿生热,润肠通便,通利小便,清理尿道,养身肥体,解渴生辉等。主治干寒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大便干结,小便不利,淋病尿烧,形体消瘦,口渴难忍,颜面焦脆等。根据病情食用或内服适量。本品用量过多,可引起腹泻、胆液质性发热,并能降低内脏的功能,矫正药为斯尔坎吉本、石榴汁、蜂蜜。若本品缺货,可代用黄瓜。本品可入果酱剂、汤剂、糖浆剂等制剂。

☚ 桃子   甘露糖 ☛

甜瓜

muskmelon


甜瓜

musk mel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