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 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后,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农林处设立合作科,负责接收、管理、领导全省合作社。1950年5月在甘肃省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下,建立了省合作局,统一领导甘肃省供销、消费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年,扩大到各专区(市)、县(市)社和基层合作社机构的建立。1954年,基层供销合作社已普及全省农村,将城市和工矿区消费合作社划归国营商业领导,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单独建立组织系统。同年7月在兰州召开了全省合作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代表委员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成立了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同时撤销了甘肃省合作局。从此,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形成了完整的集体经济组织体系。1958年5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基层供销社改为国营商店,继而又下放到人民公社管理,成为人民公社供销部。1961年11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恢复全省供销合作社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省供销合作社和各地县供销合作社又与同级商业局合并,基层社仍改为国营商店。1976年2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决定,重新恢复供销合作社体制。省供销合作社于同年4月从省商业局分出重建。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机构也相继恢复。198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赴临泽县进行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试点,并于次年初在全省商业工作会议上推广了试点经验,从而在全省供销合作社全面推开了以改全民为集体、改“官办”为民办为核心的体制改革。1984年5月,全省供销合作社第三届社员代表大会在兰州召开,讨论并通过了《甘肃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试行)章程》,民主选举产生了理、监事会,正式组成联合经济实体,退出了政府行政机构序列。至1995年,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设有地、州、市供销合作联社14个,县、市、区供销合作联社81个,基层供销社901个。全省入社农户28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5%。供销系统独立核算企业1 500个,职工近7万人,经营服务网点2万多个,资本金11亿元,年购销额120多亿元,年利税额1亿多元。其中省供销合作联社直属企业21个,资本金2.2亿元,营业面积14.6万平方米,仓储面积30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5条,年购销额30多亿元,年利税额3 000万元。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内部机构设有:办公室、政治部、人事教育处、综合业务处、基层工作处、财会审计处。历任主任(局长):郭连璧、任生华、王治邦(兼)、安振、刘建章、张可夫、范耀武、刘依民、张达、黄德友、司天义。现任主任王在鹏。 ☚ 陇东解放区消费合作社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组织形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