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肃机械工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肃机械工业 甘肃机械工业旧中国的甘肃机械工业, 几乎是一片空白。清同治六年(1867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准清政府, 向上海洋行和英国汇丰银行先后借银520万两,筹办军火工厂——兰州制造局,从德国泰来洋行购置机器设备,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式投产。制造火药、子弹和枪炮等。兰州制造局于40年代初更名为兰州机器厂。1941年至1945年,甘肃机器厂制造的产品有机床工具、农机灌溉机械、石油机械配件等6大类近60种。新中国成立前一年,甘肃机器厂归军阀马步芳管辖, 制造军刀、马掌和银币。1949年8月 26日兰州解放后, 当年9月到12月,甘肃省的机械工厂恢复到58个,共有职工1 351人,全年总产值仅116万元,生产设备极其落后。到1952年,全省机械工业企业单位为174个, 比1949年增长2倍, 总产值1027. 8万元, 比1949年增长7. 8倍。“一五”时期, 甘肃新建和改建了一批以冶金、采矿、炼油、化工设备制造工厂为主的机器制造企业,发展了新式农具制造、机车及汽车修理、汽车配件制造工业。“二五”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省县属以上的机械工厂由1957年的62个增加至242个,增长了2. 9倍。1958年新建一批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电动机、变压器、电讯器材、电器仪表等制造工厂。“三五”与 “三线”建设时期,全省机械工业总投资达3. 6亿多元, 占全省工业总投资的11. 7%, 开工建设项目共128个。1965年初 “三线”建设正式展开,国家有计划地向甘肃迁入26个重点骨干企业。搬迁企业主要是电器、仪器、仪表、电影机械、重型矿山设备、大型机床、轴承、通用机械等行业。分布在兰州、天水、临夏等地。“四五”时期,是甘肃省机械工业投资最多的5年,共投资5. 6亿多元, 占同期全省工业总投资的17%,农业机械基本建设投资达9 588万元,至1975年,全省机械工业企业固定资产20多亿元, 产值21.7亿元, 为1970年的1. 62倍,占全省工业部门的比重30.4%。“五五”时期,在工业布局上已初步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影机械、矿山凿岩设备、电器、电机产品为骨干的机械工业体系,在全国占有一定的比重。“六五”时期,甘肃机械工业已形成了以兰州和天水为主的、综合性的、各具特色的机械工业中心。“七五”时期,甘肃机械工业企业总数222个,实现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72. 65亿元,全部职工人数12. 1万余人,新增固定资产原值5亿多元。“八五”时期,甘肃机械工业已成为甘肃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共有归口企业173个,其中大中型企业44个, 全部职工10. 7万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 922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9. 8亿元,工业增加值8. 5亿元,销售收入28. 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 2亿元, 净值31. 6亿多元, 主要生产设备23 239台。可生产电工电器、石化通用、农业机械、机械基础件、机床工具、仪器仪表、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等各大行业75个产品大类、240个产品小类近3 000种产品。 ☚ 机械工业 甘肃省机械工业总公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