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環環(环)H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朔州,新疆之塔城,浙江之余姚,云南之马关、景谷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楚有环列之尹,子孙因氏焉。” 此以官为氏。
❷ 《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注云: “《周礼》夏官、秋官皆有环人,环姓是其后代。夏官之属的环人,主管 ‘以勇力却敌者’; 秋官之属的环人,主管 ‘环卫宾客’。此亦以官为氏。”望出淮南。
汉代有环安; 宋代有环中。

環huán

❶形圓而中間有孔的玉器。劉勝《文木賦》:“青緺紫綬,環璧圭璋。”
❷形圓而中有孔之物。李尤《平樂觀賦》:“過洞房之轉闥,歷金環之華鋪。”環,門環。繁欽《弭愁賦》:“鳴環瑱以回眄,若欲進而行遲。”環,耳環。
❸周匝,圍繞。《文選》班固《西都賦》:“煥若列宿,紫宮是環。”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環(五)

 通“锾”,古代重量单位名。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環,叚(假)借为‘锾’。”
《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重三锊”汉郑玄注:“今东莱称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环,环重六两大半两。”清阮元校勘记:“《释文》不出‘环’字。贾疏两引此注,先作‘环’,後作‘锾’。”
  • 上一篇:環(四)
  • 下一篇:璿

環(二)-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環(二)

 通“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虎盼然環其眼。”
  • 上一篇:環(一)
  • 下一篇:環(三)

環(一)-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環(一)

 1.通“轘”。
《周礼·秋官·野卢氏》注:“车有環辕坻阁。”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環,本作‘轘。”又《考工记》:“環涂七轨。”注:“故书‘環’,或作‘轘’。”
2.通“還”,返回;回還。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環,叚(假)借为‘還’。”
《史记·司马相如传》:“旋環後宫。”《汉书》本传、《文选·上林赋》“環”作“還”。
3.通“還”。
长沙马王堆 汉墓帛书《十大经·称》:“天有環刑,反受其央(殃)。”
4.通“還”,逃回。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虎未越泛藓,从之,虎環,赀一甲。”
5.通“還”,击退,使退却。
《周礼·夏官·序官》:“環人,下士六人。”汉 郑玄注:“環,犹却也,以勇力郤敌。”清孙诒让正义:“此借为‘還’字,《乡饮酒礼》注云:‘還,犹退。’”
6.通“鬟”。
《三刻拍案惊奇》第三回:“却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環。”
  • 上一篇:璣(二)
  • 下一篇:環(二)

環(三)-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環(三)

 1.通“营”,谋求。
《管子·君臣(下)》:“兼上下以环其私,爵制而不可加,彼为人上者危矣。”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五)》:“环之言营也,谓兼上下以营其私也。‘营’与‘环’古同声而通用。”《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又《人主》:“其当途之臣得势擅事以环其私。”
2.通“营”、“荧”,“”,熒惑,營惑。
《荀子·臣道》:“不䘏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環主图私为务,是纂臣者也。”唐杨倞注训“环”为“绕”,清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第五》:“杨说甚迂。‘环’读为‘营’。营,惑也。谓营惑其主也。‘营’与‘环’古同声而通用。”
  • 上一篇:環(二)
  • 下一篇:環(四)

環(四)-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環(四)

 通“原”,原宥(宽恕)。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不?不当环,亟执勿失。”注:“环,读为‘原’,宽宥从轻。”
  • 上一篇:環(三)
  • 下一篇:環(五)

“环”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ㄏㄨㄢˊhuán3060怒目瞪眼的样子。中原官话。甘肃甘谷。李恭《陇右方言发微》:「今陇南人形容怒时之目曰~,如云眼睁得~一样大。」蜷缩。江淮官话。江苏盐城〖〗。他一看到有人来就~在房间不外来了‖你看你,这么冷的天不穿棉袄,都冻得~起来了。江苏淮阴〖〗。把腿~起来。江苏阜宁。滚。西南官话。湖南嘉禾龙潭墟〖〗。架搁蚕箔的木柱。古方言。扬雄《方言》第五:「槌…宋魏陈楚江淮之间谓之~。」晋郭璞注:「槌,县蚕薄柱也。」

環环

❶猶“卻” 也。《周禮·夏官·司馬》: “環人: 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鄭玄注: “環,猶卻也,以勇力卻敵。” 陸德明《經典釋文》: “環,户關反;劉户串反。”
❷猶“圖” 也。《周禮·秋官·司寇》: “環人: 中士四人。” 鄭玄注:“環,猶圓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環,户關反; 劉户串反。”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珠玉部 > 玉 > 環
環  huán

玉器名。璧之一種。邊、孔寬度相等,取其無窮無止之意。用作佩飾。始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江蘇省南京北陰陽營青蓮崗文化遺址,山東省安邱景芝鎮大汶口文化遺址,甘肅省半山遺址均有出土,多素面。盛於戰國,穀紋爲多。宋以後不見。《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有環,其一在鄭商。”《韓非子·說林下》:“吾好珮,此人遺我玉環。”《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環。”郭璞注:“邊孔適等。”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重量單位(附) > 鍰 > 環
環  huán

同“鍰”。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瑞 > 環
環  huán

瑞玉之一種。圓形,扁平,中有孔,孔徑與邊寬相當。古代用作符信以修好和難,亦作飾物。《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有環,其一在鄭商。”孔穎達疏:“肉好若一,其孔及邊肉大小適等曰環。”《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環。”楊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絶,皆所以見意也。”《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邢昺疏:“肉,邊也。好,孔也。”

環huan

AD68
“环”的繁体。

環huán

H089
“环”的繁体。

〖環〗 粵 waan4〔頑〕普 huán

❶ 玉環,玉圈。許慎《說文解字》:「〜,璧也。」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聞水聲,如鳴佩〜。」
❷ 環繞。歐陽修《醉翁亭記》:「〜滁皆山也。」(滁:滁州。)
❸ 四周,有詞語「〜境」。王安石《傷仲永》:「日扳仲永〜謁於邑人。」(扳【粵 baan1〔班〕普 bān】:拉。謁【粵 jit3〔意結切〕普 yè】:拜見。邑人:鄉里。)

環环,金文;金文;篆huán

[玉(意符)+睘(環本字,聲意符)→環(《説文》:“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從玉,睘聲。”環,玉質環佩。《辭海》:“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引申爲一切圓形中空的物體。又引申爲圍繞〈環繞〉,旋轉〈環旋〉。環節,若干個環串在一起的其中任意一個環。環節動物〈如蚯蚓〉。從某處出發,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如此周而復始〈迴環〉。)]
《詩經·齊風·盧令》:“盧重環,其人美且鬈。”(黑色獵犬佩雙環,獵人長得也好看。)

環()


師遽方彝,殷周金文集成9897,西周中期
王乎(呼)宰利易(賜)師遽圭(珪)一𪼄(環)章(璋)(四)。
按: 从玉袁聲。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易(賜)女(汝)𩰤鬯一卣。 (裸)圭(珪)(瓚)寶朱市悤黄玉環玉(㻌)。
按: 袁聲變睘聲。

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213,戰國
𥎦(后)土、 司命、 司(禍)各一少環,大水備玉一環。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77背,戰國至秦
申,環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02,戰國至秦
免老告人以爲不孝,謁殺,當三環之不?不當環,亟執勿失。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是以君子衆(終)日行,不離其甾(輜)重,唯(雖)有環官,燕處[則昭]若。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餘(與)燕爲上交,秦禍案環(還)歸於趙矣。

盧令媛墓誌,東漢
玉瑩金相,似星環極。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東魏
暫廌枕席,遽空環佩。

苟君妻宋玉艷墓誌,隋
令儀令則,挺環珮之容。

鄧君妻王氏墓誌,唐
在漢則八侯鍾鼎,傳魏則五姓聮環。
《説文》:“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从玉睘聲。”
“環”字始見於西周金文而从玉袁聲。西周晚期毛公鼎之“環”字則變“袁”聲爲“睘”聲,爲秦簡以降各代器物文字所承襲。

☚ 瑗   璜 ☛
000000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