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价值型投入产出(平衡)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价值型投入产出(平衡)表 设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产品部门,则简化的价值投入产出平衡表表式如下(见第493页表): 表中用纵横两条双划线分割成四部分,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分别称作第Ⅰ、第Ⅱ、第Ⅲ、第Ⅳ象限。 表的左端双划线以上分列各个产品生产部门;双划线以下列示各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即各部门领取的工资和纯收入。表上端双划线左面分列需要消耗中间产品的各生产部门,其顺序应与左端的顺序一致;双划线右面用于消费和积累的最终产品。 在第Ⅰ、第Ⅱ两个象限中,每一行反映一个部门出产的产品数量和去向。Xij表示第i部门向第j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 Yi表示第i部门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表右端最后一列表示各产品部门的总产品,Xi就是第i部门的总产品。 在第Ⅰ、第Ⅲ两个象限中,每一列反映一个部门产品的价值构成。Xij表示第j部门购自i部门用于生产消耗的产品,Vj表示第j部门职工的工资,Mj表示第j部门向社会提供的纯收入。Vj+Mj便是第j部门职工新创造的价值,是社会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表下端最后一行是各部门产品的总价值。 第Ⅰ象限反映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它取决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是投入产出平衡表的基本部分。 第Ⅱ象限反映最终产品的实物构成,表明社会产品在消费和积累方面的利用情况。 第Ⅲ象限反映各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和国民收入的价值构成。 在实际应用中,第Ⅱ,第Ⅲ两象限还应作更详细的划分。如将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如机关、事业的消费),积累分为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等。 工资可按职工分类,社会纯收入也可再划分为企业提成、税收、利息等。 与生产部门的划分一样,划分的愈细,对经济活动认识愈深刻,实用价值愈大,但也增加了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难度。 至于第Ⅳ象限,理论上说应反映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过程。 但目前都因难以取得数据资料而未使用。 四个象限因其作用不同又可依次叫做:生产部门的经济技术构成、国民收入实物构成、国民收入的价值构成和再分配四个部分。 投入产出平衡表 (以价值表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