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古采铜遗址商周时期的大型铜矿开采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的赣北矿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采空区约在20万立方米以上。遗迹,遗物丰富。1988—1989年,江西省博物馆等单位发现采铜竖井53口,平巷6条,斜巷3条,露天采矿坑1处,木溜槽1条等遗迹。发现表明,当时是采用竖井、平巷和斜巷联合开采法。井壁贴有木板或小木棍,井体用榫卯法或碗口式木构方框支架组接。巷内用木框架作支护。已发现的遗物有照明用的竹签,采掘用的青铜斧、钺、锛、凿,木质的杴和铲等工具;装载和提升工具有竹筐、竹畚箕、木辘轳、木钩;筛选工具有木盘和竹盘;生活用具有鬲、斝、豆、罐、盆等陶器。发掘资料证明,其采矿时代从商代中期延至战国。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铜矿开采遗址。遗址中出有水冲法选矿用的木溜槽,把我国使用这种先进的选矿技术的年代提前了2 000年。遗址发现的露天采矿坑和草鞋等遗迹遗物,也是国内已见的时代最早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