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琴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琴歌

琴歌

古歌名。传为春秋时秦相百里奚妻作。见《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风俗通》。其词云:“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行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此歌另见《太平御览》卷五七六引《典略》、《颜氏家训·书证》。歌辞大同小异,《乐府诗集》卷六○作《琴歌》三首,恐不确。据《风俗通》称,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此曲,经询问,乃其故妻,遂夫妇团圆。这歌所蕴含的是一个故事,这与后来流传的赵五娘、秦香莲寻夫等都表现了同一母题。歌以七言为主,这是后世七言诗的原始形态,《诗经》、《楚辞》中已略见,汉代民歌、民谣中则大量出现。此歌虽不能认定为春秋时作,但可以认为是秦汉间流行的民歌形式。

☚ 获麟歌   秦始皇时民歌 ☛

琴歌

琴歌

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六○《琴曲歌辞》。以秦百里奚妻的《琴歌》三首为最早。《风俗通》曰:“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亦谓之扊扅。”三首意同,均以追忆夫妇情谊、讽斥“今日富贵忘我”为中心诗旨。《乐府诗集》又录有题为汉司马相如所作的《琴歌》二首。《玉台新咏》卷九选录时并有序:“司马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窥之。相如鼓琴,歌以挑之。”可见乃司马相如求卓文君之诗。首二句为“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后人因又名之为《凤求凰》。诗为七言,委婉地抒发了“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的深长情意。

☚ 昭君怨   凤求凰 ☛

琴歌

 题解
 这是一首与友人告别之作。李颀奉命出使淮河一带,朋友为他设酒饯别,诗人写下这首诗作为答谢,诗中流露出作者归隐山林的心志。
 
原文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花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释
 ①琴歌:乐府古题。 ②广陵客:指弹琴技艺高超的琴师。广陵,广陵散,古代最著名的琴曲,晋代稽康善弹此曲,声调绝伦。 ③城头:指李颀任职新乡尉的城头。凄:寒冷,使动用法。万树:一本作高木。上二句是写琴声的艺术效果。 ④渌水:古乐曲名,《琴书》说为蔡邕作。楚妃:古乐曲名。 ⑤一声二句:描写琴声产生的艺术效果。动,琴声响动。 ⑥清淮:淮河。指李颀故乡许昌东川附近淮河最大支流颍河。奉使:指皇上恩准致仕归乡。云山:远离尘世的地方,即归隐地。这里指归隐生活。
 赏读
 诗歌先铺写主人举行酒宴的环境和时间,渲染出月明星稀、霜风凄冷的秋夜氛围,为琴曲的弹奏作铺垫。然后写聘请技艺高超的琴客,弹琴助兴,先弹一首“渌水”,后弹一首“楚妃”,美妙无比的琴声给诗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诗人不由得产生了隐居避世寻求轻闲的念头。
 这首诗由饮酒引出琴客,由琴客奏曲激发出自己的心志,脉落清晰,娓娓而来。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对琴曲的描写。诗人写琴声的感染力,但并不具体直接地描摹琴声,而是以琴声响过之后,由于听众聚精会神而形成的寂静来衬托琴曲的高妙。不仅如此,为了衬托这种寂静,作者又用夜空“星欲稀”来陪衬。经过这双重映衬,把琴声的感染力描写得无以复加。
 这首诗描写音乐以动、静二字贯穿全篇,全从背景着笔,构思堪称奇巧。
 


古代文学作品《琴歌》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 可可诗词网

《琴歌》

《琴歌》

诗歌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引《琴集》说:“司马相如客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见之。相如以琴心挑之,为《琴歌》二章。”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说:“此歌殆两汉时琴工假托为之。”此歌共两首,可能是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时所唱的歌辞。第一首以凤求凰比喻自己对恋人的迫切追求,第二首以凰恋凤虚拟出文君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两首诗都是采用比兴手法,抒情含蓄委婉,很有诱惑力和感染力。


李颀《琴歌》(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李颀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琴歌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颀
←上一篇:古意 下一篇:送陈章甫 →
诗词简介:
首二句言夜幕降临,主人摆酒,欢快畅饮,气氛融融,能无音乐助兴? 于是 请来技艺高超的广陵琴师,为奏鸣琴。此由宴饮而鸣琴也。下面诗人却不写弹琴,而 写夜晚之景色:皎洁月光,照在城头,惊得林间之乌鹊半飞;银霜染树,落木萧萧,冷风 飕飕而钻入人衣。此二句写得凄寒肃杀,简直就是一幅凄冷、苍茫、深邃、幽寂之暮秋 月夜图。此以哀景衬乐情,为弹琴作铺垫也。

下四句写广陵客弹琴。铜炉烧檀香,香 烟缭绕;花烛生光辉,辉映华堂。此景照应“欢今夕”,渲染了庄严华丽的气氛,为琴师 弹奏造势。广陵客登场,先弹清空淡雅之《渌水曲》,使人心清怡悦;后弹情深悠远之《楚 妃叹》,令人叹惋不已。一声琴弦拨动,顿时万籁俱寂,四座为之陶醉,默默无言倾听, 不觉月落星稀。此言良朋相聚,沉迷于清脆悦耳、悠扬婉转之美妙琴声中,不觉天之将 晓也。结二句写诗人听琴音后之感受。“清淮奉使”,指李颀奉命任新乡县尉,新乡紧 靠淮水。二句言自己奉命出使,清淮为官,离家数千里;今夕听了缕缕琴音,勾起绵绵 乡思,不觉黯然伤神;于是将告归云山,从此开始过那有诗有酒有音乐的隐逸生活。此 诗以琴弦之“动”与听众之“静”的背景着笔,展示了诗人出世与入世之矛盾心态,表现 了诗人厌倦仕途,希望归隐的思想,亦透出凄寒劲健之气。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琴歌》
    .[唐].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 《 qín ɡē 》 
    《 琴 歌 》 
    .[ tánɡ ]. lǐ qí.
    .[ 唐 ]. 李 颀.
    zhǔ rén yǒu jiǔ huān jīn xī , qǐnɡ zòu mínɡ qín ɡuǎnɡ línɡ kè 。 
    主 人 有 酒 欢 今 夕 , 请 奏 鸣 琴 广 陵 客 。 
    yuè zhào chénɡ tóu wū bàn fēi , shuānɡ qī wàn shù fēnɡ rù yī 。 
    月 照 城 头 乌 半 飞 , 霜 凄 万 树 风 入 衣 。 
    tónɡ lú huá zhú zhú zēnɡ huī , chū dàn lù shuǐ hòu chǔ fēi 。 
    铜 炉 华 烛 烛 增 辉 , 初 弹 渌 水 后 楚 妃 。 
    yì shēnɡ yǐ dònɡ wù jiē jìnɡ , sì zuò wú yán xīnɡ yù xī 。 
    一 声 已 动 物 皆 静 , 四 座 无 言 星 欲 稀 。 
    qīnɡ huái fènɡ shǐ qiān yú lǐ , ɡǎn ɡào yún shān cónɡ cǐ shǐ 。 
    清 淮 奉 使 千 馀 里 , 敢 告 云 山 从 此 始 。 
     
  • 《琴歌》
    .[唐].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今晚主人设宴劝酒喜气盈盈,又请高手弹琴助兴。明月照在城头上,乌鹊飞噪,树木披着寒霜,衣裳浴着秋风。香烟缭绕,烛光辉映,弹《渌水》、弹《楚妃》曲曲动情。琴声一起,万籁俱寂,四座鸦雀无声,连星星也迷恋了,疲倦了,渐渐闭上了眼睛——天色将明。我即将奉使淮北,行将千里,琴声里涌出了风云滚滚,山河重重,仿佛此时,我已踏上了征程。

    【逐句翻译】
    主人有酒欢今夕,主人摆上美酒欢乐在今夕,
    请奏鸣琴广陵客。请来弹奏鸣琴的是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月光照耀城头惊得乌鹊飞,
    霜凄万木风入衣。银霜浸染树林寒风入人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铜炉香烟袅袅烛焰增光辉,
    初弹渌水后楚妃。初奏曲《渌水》哟后弹调《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一声方启动哟物物皆宁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四座默倾听哟不觉星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奉命为官清淮离家千余里,
    敢告云山从此始。将告归故里的云山从此始。
  • ①琴歌:乐府古题。
     
    ②广陵客:指弹琴技艺高超的琴师。广陵,广陵散,古代最著名的琴曲,晋代稽康善弹此曲,声调绝伦。
     
    ③城头:指李颀任职新乡尉的城头。凄:寒冷,使动用法。万树:一本作高木。上二句是写琴声的艺术效果。 
     
    ④渌水:古乐曲名,《琴书》说为蔡邕作。楚妃:古乐曲名。
     
    ⑤一声二句:描写琴声产生的艺术效果。动,琴声响动。 
     
    ⑥清淮:淮河。指李颀故乡许昌东川附近淮河最大支流颍河。奉使:指皇上恩准致仕归乡。云山:远离尘世的地方,即归隐地。这里指归隐生活。
     
  • 【集评】 明·钟惺:“一字不说琴,却字字与琴相关。又妙在结处,一字不沾着琴,此之谓远。”(《唐诗归》卷十四)
    清·沈德潜:“比‘高堂如空山,能使江月白’等语更微更远。”(《唐诗别裁》)

    【点评】 随着唐代诗歌的繁荣和音乐艺术的发达,当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咏乐诗。盛唐李颀的《琴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等几首咏器乐诗,出现较早,艺术成就很高,对以后的咏乐诗影响颇大。这首《琴歌》,先写饮酒,引出奏琴,又写秋的节候和月夜、烛下的奏琴环境,再写琴声在主、客观方面的艺术效应。诗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生动地反映出当时音乐生活的繁荣和诗歌内容的拓宽。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此诗是言志诗,表明自己与主人的相知甚深,表达自己对主人的忠诚。《琴歌》本是乐府旧题。此诗写作者奉命出使千里之外的清淮之前,主人设宴送别作者。在宴会上,主人请高手弹奏乐曲以砺作者之志。广陵客是用典,意在点出古琴曲 《广陵散》,魏嵇康临刑前,请奏自己最擅长的名曲《广陵散》,一曲终了,叹道: “《广陵散》于今绝矣!”用在这首诗中,是指音乐高手。二三两联构成强烈的结比,第二联写室外夜晚的景致,秋风瑟瑟,寒月凄凄,一派肃杀景象。第三联写室内华灯高照,其乐融融,高雅名曲,连篇不辍。所谓“渌水白雪”,是用古代曲名来暗示此曲雅正。室外的秋气与室内的暖融气息形成鲜明对比,也寓示作者四处碰壁的处境和主人对他的知遇之恩。第四联写弹奏琴歌的音乐效果,它的魅力能使物与人都受到强烈的感染,甚至能让月亮受到了熏陶,“星欲稀”是拟人的手法,它衬托的是月亮因为听到高雅之曲,也会清辉流溢,产生了 “月明星稀”的效果。尾联是说,当作者听完如此美妙感人的乐曲之后,有一种寻到知音的了悟: 这次我奉命千里出使,责任重大,请主人放心,有你对我如此的信任,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这多事之秋,千里之任,水远山长,云雾茫茫,今晚,此时此地就是我的出发点,我一定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此诗理解的难点是,音乐在古代具有一种独特的意义,在朋友之间,重任之下,它并不单纯用来娱乐的,而是启迪知音的。这在中国古代是一贯的传统。主人令作者完成一项重任,临别之时,千言万语敌不过一曲令人感动激发的音乐效果强。而作者也正能领会主人之用意,所以最后一联的明志恰是此诗的立意所在。
     
    全诗写时、写景、写琴、写人,步步深入,环环入扣,章法整齐,层次分明。善于用音乐产生的效果来反衬音乐之美,使琴声越发高妙、更加动人。同时通过音乐,诗人也含蓄地暗示了审美主客体双方的高尚人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诗歌先铺写主人举行酒宴的环境和时间,渲染出月明星稀、霜风凄冷的秋夜氛围,为琴曲的弹奏作铺垫。然后写聘请技艺高超的琴客,弹琴助兴,先弹一首“渌水”,后弹一首“楚妃”,美妙无比的琴声给诗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诗人不由得产生了隐居避世寻求轻闲的念头。
     
     这首诗由饮酒引出琴客,由琴客奏曲激发出自己的心志,脉落清晰,娓娓而来。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对琴曲的描写。诗人写琴声的感染力,但并不具体直接地描摹琴声,而是以琴声响过之后,由于听众聚精会神而形成的寂静来衬托琴曲的高妙。不仅如此,为了衬托这种寂静,作者又用夜空“星欲稀”来陪衬。经过这双重映衬,把琴声的感染力描写得无以复加。
     
     这首诗描写音乐以动、静二字贯穿全篇,全从背景着笔,构思堪称奇巧。
     
  •  
    李颀是盛唐 时代最善于描写音乐的诗 人之一。琴、笳、觱篥,这 些乐器演奏的情景均能完 美地在他笔下再现。本首 诗就是描写琴的演奏的。
     
    起句颇似南朝诗歌韵 味。“主人有酒欢今夕”, 南朝《子夜歌》有“今夕已 欢别,合会在何时”之句。 贤主人热情好客,酒已满 上,今夕且尽欢! 座上有 广陵之客,请奏鸣琴,与宾 主尽欢。此句简洁地交代 了奏琴的场合。广陵,即 今江苏省扬州市,三国时 嵇康有名曲《广陵散》,嵇康刑于东市,长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此处 以广陵客指善弹琴之人。
     
     以下则写琴声。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共通与融合,是最难达到的境 界。本诗所要达到的,就是诗与音乐的结合。试看李颀是如何来描写乐 声的。琴声响起,仿佛看到一轮冷月端照城头,群乌纷纷飞起,倏尔之间, 仓皇飞散。白霜已降,笼罩着城外广袤的森林,在月色下显得分外凄冷。 清冷的风掠过,钻进人们的衣襟里,让人倍感寒意。此段以冷色调的月光 与风霜之寒来写琴声,可见琴声的清冷幽深。
     
     在这清冷的琴声所制造出来的意境之中,室内的听众似乎都感到一 阵寒意,主人忙让人在铜炉中添上新炭,将美丽的烛台重新换上新烛,室 内重新感到了暖意,烛光仿佛也恢复了它的亮度。奏琴的琴客开始献出 他的拿手名曲,先奏了《渌水》曲,后又演奏了《楚妃叹》。满座人皆听得如 痴如醉。当琴声响起,周围万籁俱寂,客人们没有了喧哗,没有了走动,没 有了交头接耳。连仆役都仿佛被这琴声所打动,站立在原处,不敢发出半 点声音,生恐破坏了这优美的琴音。琴声悠长,四座无言,堂外的天空,繁 星欲稀,明月将上。时间就在这琴声中静静地流过。
     
     “清淮奉使千余里”,笔锋又作一转。奉使,指奉朝廷之命至外州郡, 清淮为淮水,一般指安徽省境内淮河的中游。座中之客或有将赴淮南道 公干者,可能今日此宴,正是为了给这位客人送行,此处即点出此意。然 则清淮奉使,又与琴音有什么关系呢?下句则揭晓答案:“敢告云山从此 始。”此去千里,云山万重,此时此刻此堂上,就为云山之始! 诗意突兀而 起,又陡然作结。原来,李颀是在告诉读者们,这美妙的琴音是如此之美, 乃至于使得此刻宴会的高堂,仿佛化作了云遮雾绕的云山! 您的出行,就 从此刻开始吧。诗意出人意料之外,可谓妙绝。谭元春与钟惺评曰:“谭 云:‘敢告’妙,以此作琴歌结尤妙。钟云:又妙在结处一字不沾着琴,此之 谓远。”(《唐诗归》)
     
    此诗妙就妙在全诗无一字点出“琴”字,又处处写琴,就声音展开具有 画面感的描述,将无形的声音化作有形的画面,艺术手法高超。结尾一 句,更是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审美功能,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曰:“比‘高 堂如空山’、‘能使江月白’等语更微更远。”是知味之言。
     


琴歌

在《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卷中,收录了隋唐五代诗歌作品近百首。这一情况表明:无论是对于唐代音乐还是对于唐代诗歌,琴曲及其歌辞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琴曲是一种比较多的雅乐和六朝清乐成份的音乐品种,在隋唐五代,仍然主要是一种独奏的艺术和自娱的艺术,因此,在文人中拥有较多的爱好者。但由于俗乐的影响,大批乐工参与了琴曲的演奏与创作,使得琴曲的配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琴歌方式:一、相和形式的琴歌。即以琴曲和即兴歌唱间奏的方式,例如《胡笳十八拍》采用这种方式。二、相和形式的琴歌曲。即以琴曲和俗乐歌曲间奏的方式,例如《宛转歌》采用这种方式。三、因诗成调的琴歌曲。即以琴乐伴奏声诗歌唱的方式,例如韩愈《琴操》采用这种方式。四、乐歌性质的琴歌曲。即按照琴乐曲填辞演唱的方式。例如高宗等人的《白雪》采用这种方式。这四种方式中,乐声、人声相和的“弦歌”(前二种方式),作为琴歌的传统方式和特有方式,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七弦琴长期以来形成的器乐化特色、自娱特色,以及琴乐同流行歌曲的风格差距决定的。

琴歌

琴歌

古代琴曲的歌辞。秦汉时期,关中名士文人所作琴歌颇多。早在春秋时, 秦国大夫百里奚之妻就曾作过琴歌三首。汉代琴歌较有名者,有司马相如所作二首。

☚ 鸡鸣歌   十二操 ☛

琴歌

汉代琴曲。托名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早年家贫,偶识临邛(今四川邛)大富商卓王孙。一日赴卓王孙宴,席间弹奏琴曲挑逗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因得卓文君爱慕,二人乘夜私奔,结为夫妻。此事《史记》仅记载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而并未详记其曲如何。但当时“文君夜奔”传为佳话,人所尽知,不久便有琴家因此故事而创作了琴曲,并托名司马相如所作。琴曲曲辞共两首,表达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真挚的爱慕之情。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曾广采汉世歌谣诗章,收载了此曲曲辞,并缀有小序:“司马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窥之,相如鼓琴歌挑之曰”云云。可知此曲一直为后世所乐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