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理性预期学派周期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理性预期学派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为基础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
1. 关于理性预期和市场连续结清的假设。这是该学派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是指人们能够利用所得到的一切信息,对经济变量的未来值作出无偏的、合乎理性的预期。市场连续结清假设又称“竞争均衡假设”,是指价格、工资、利率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或足够的灵活性,而不具有刚性或黏性;当市场的供求受到冲击时,价格、工资、利率将立即作出反应,而不需要长期的调整时滞。这样,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信贷市场将连续结清,使供给和需求重新达到均衡,不存在过剩供给或过剩需求。该学派严格服从“经济均衡分析”的基本原则,即个人不懈地追求自我利益最优化,所有市场都通过相对价格的灵活变化而连续结清。
2. 关于政策无效性定理。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即当货币增长的外在冲击到来时,价格将普遍上升。但是如果人们对此事先没有预料到,那么人们将会产生一种价格幻觉: 企业家首先观察到的只是自己产品销售价格的上升,工人首先观察到的只是自己出卖劳动力时工资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最优化行为是增加产出,工人的最优化行为是提供更多的劳动。当得到整个市场价格变动的真实信息之后,企业家和工人才认识到自己的判断错了。经过调整,他们重新恢复原有的产出和就业。以上情况是就一次性而言。就多次反复来说,人们不会持续地受骗出错,而是学会进行理性预期。在理性预期下,政府的政策冲击对产出和就业将不产生影响。因此,政府的政策作为持续性的、可预料到的政策,或者说在人们的理性预期下,是无效的;政府的政策作为随机性的、未预料到的政策,或者说在人们的错误预期下,是有害的,是制造经济波动的。这就是“政策无效性定理”。理性预期学派以“政策无效性”来反对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此前,古典均衡理论反对政府干预,认为市场本身的自动调节作用是有效的,政府干预是有害的。而凯恩斯主义则强调政府干预,认为市场本身具有缺陷,当悲观情绪弥漫时,政府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来影响经济是无效的,这时只有财政政策才是有效的。货币主义反对政府过度干预,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是稳定的,在一定的货币数量下财政政策是无效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政府应采取货币增长规则固定的稳定性政策。供给学派反对政府过度干预,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应该作用于需求面,需求刺激政策是有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作用于供给面,以改善总供给。政治经济周期学派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们是有害的,导致了经济波动。理性预期学派走得最远,认为在理性预期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是无效的,而且在错误预期下是有害的,会引起经济波动。
3.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此前,凯恩斯主义认为,标准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均如此。因此,通货膨胀和失业具有永恒的替换关系。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而在长期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向上的垂直线。为了降低失业率,需付出更高的通货膨胀代价;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需付出更高的失业代价。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在理性预期下,菲利普斯曲线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一条垂直线,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政府的政策导致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