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理学宗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理学宗传

 学术史著作。二十六卷。明清间际孙奇逢撰。书成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撰者事迹参见“《夏峰先生集》”条)
 著者编著此书,历时三十余年,几易文稿,其间经历明亡动乱,撰定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此书是较早和较有水平的一部理学学术史。著者旨在为理学的“天理”等出一自周敦颐起直至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为止的大宗传统,以此维系和巩固王路(圣王的统治)、道术(圣人的学术)。该书选了十一位理学家,作为大宗,称之为主。其为: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邵雍、朱熹、陆九渊、薛瑄、王守仁、罗洪先、顾宪成。又选列自汉朝起历代“诸儒”,一百四十六人,称之为辅。计汉朝的董仲舒等五人,隋朝的王通等五人,唐朝的韩愈等三人,宋朝的杨时、胡瑗、张栻,吕祖谦、蔡元定、袁燮、真德秀等五十四人,元朝为刘因,许谦、许衡等十八人,明朝为曹端、陈宪章、湛若水、王艮、何塘、罗钦顺、吕坤、鹿善继、刘宗周等六十一人。其中特别标出了“程门弟子”若干人,“朱门弟子”若干人,“王门弟子”若干人,表明了理学家中的重要学派都有许多弟子。
 在每家传记、语录的眉端,都写了批注。批注很短,但提挈纲领,点明脉端,标举宗旨,指示精神,肯綮。每人篇末又有总评。
 著者对学术思想的历史发展线索,作了论述。认为,整个历史过程是一“元、亨、利、贞”的大圆圈,其间又有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小圆圈。以为学术思想是发展的,变化的,不是僵死的。但其绘制的圆圈是封闭的,且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思想家、学问家,均被排除在外。此书编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同,有很大的影响,至今仍是我们研究宋明学术的重要参考材料。
 《理学宗传》现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开封郡斋刻本,十六册。光绪六年(1880年)浙江书局刻本,十二册。收入《孙夏峰全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未收该书,存目所列《理学传心纂要》实即《理学宗传》。
理学宗传

理学宗传

明末清初的理学思想史著作。二十六卷。明清之际孙奇逢著。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无。原籍河北容城县,后迁于河南辉县。十七岁中举,后参加四次会试皆落第。一生未仕。支持东林党人,曾领导过抗击清军。晚年在河南辉县苏门山夏峰村授徒讲学,世称“夏峰先生”。门人甚众,有力地影响了北方一代学者。孙奇逢是我国古代编写学术思想史的先驱之一。《理学宗传》即是一部理学思想史,卷一至卷十一列有宋代周、二程、邵、朱、陆等十一人;卷十二至卷二十五列有自汉至明的其他儒者;卷二十六为附录。书中对主要人物均有生平、著作、评语。在评论时“专主躬行、不在词章训诂为学”,“亦有异于迂儒”(卷十一)。书中着重从“实用”角度对诸子予以阐发。特别把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与周、程、张、朱等并列,定其为理学“宗统”的第十一人。对清谈之士予以贬斥,仅将杨简、王畿、周汝登等只务清谈的“近于禅”者列入《补遗》部分,以示与“正宗”有别。
宇宙观上,受张载的气本论和朱熹的理本论的影响,具有二元论的倾向。即讲“理是气之主宰”,又说“自其主宰言,便是就气上点出理来,曷尝遗气……性不离气,亦必知其有不堕乎气者”(卷十一)。“理”虽然是“气”的“主宰”,但是它由“气”而产生,且离不开“气”。
认识论上,针对王畿、王艮等宣扬的“顿悟”说,指出“一觉悟得,即教做圣人,醒人处在此,误人处亦在此”(卷二十六)。认为“悟”是虚幻的,它“隔判事物”,“以一念灵明为极则,以一觉之顷为实际”,不仅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相反会使人脱离实际和实践。指出“顿悟”偈道的说教实是拾佛教之牙慧,指斥王畿等人“亦佛亦仙”,“其流弊将至儒、释同归而不可解”(《序》)。在考察朱熹学说的得失时,指出:其短处在于不重视“自心自性”的“反求”,而只把全部心思“弃在册子上”,“沉溺于故纸堆中”,从而把人变成了“无知觉、不识痛痒”的人(卷六)。
知行观上,认为“学问皆从躬行出,而不从口出”,主张人们应以“躬行为主”(卷二十五)。重视发掘朱熹学说中“平实”、“力行”的长处,赞成朱熹的“日用、饮食、起居之间,既无事而非学”,“群居、藏修、游息之地,亦无学而非事”,以及为学要“力行之实”,学应致用的主张,认为朱熹提倡多学多识,学与思、闻与行并进,学以“应天下之物”,反对不学不虑,不闻不见等是符合儒学经典的(卷六)。
人性论上,主张“理者,乾之元者,天之命也,人之性也”(《序》),认为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与禅宗不同,并不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悖。
后人收入《夏峰先生集》十六卷,《孙夏峰全集》九十六卷,有清刻本。

☚ 榕坛问业   瞽言 ☛

《理学宗传》

明清之际孙奇逢著。共26卷。以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陆九渊,明代薛瑄、王守仁、罗洪先、顾宪成11人为主(卷1~卷11),从汉到明的其他儒者为辅(卷12~卷25),叙述宋明理学的道统。卷26为附录。主要人物均有生平、著作及评语。推崇程朱陆王,贬低佛教。《自序》言“理者,乾之元也,天之命也,人之性也”。认为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与禅宗不同,且不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悖。本书收入《孙奇峰全集》,有清刻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