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珍珠囊药性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珍珠囊药性赋

 《珍珠囊药性赋》又名《雷公药性赋》或《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系本草学著作,原题元张元素(或李杲)撰,成书时间不详,实为多种不同时期的同类著作合编而成。其中《珍珠囊》又名《洁古珍珠囊》、《洁古老人珍珠囊》,为张元素撰,成书于12世纪左右。原书已佚,今仅存辑入《济生拔萃》一书的节录本。明代有人将题有元山道人“叙”的《药性赋》一卷与《珍珠囊》合刊;明代熊宗立又将此二书合编为《京本珍珠囊药性赋》;明末又有人将此本与无名氏所集的410种药物的药性赋合编,另题全书为《珍珠囊药性赋》,是现在通行的版本。清王晋三将本书重订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并与题明李士材撰的《雷公炮制药性解》合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年铅印出版,1986年重加标点考校铅印出版。
 张元素(12世纪),字洁古,金代易州(今河北易县) 人,中医学家。幼读经书,27岁考进士落第,因而发愤学医,由治愈金元四大医家之 一刘河间伤寒病而名噪 一时。针对当时医界过分拘泥古方的风气,他倡导“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论点,主张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患者体质灵活用药,以适应临证实际需要,在孙思邈、钱乙及《中藏经》的影响下,系统总结脏腑辨证方法,创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对药物气味的升降作用和药物归经有许多新见解。他还重视胃气,开创了金元时代的“易州张氏”学派。李时珍称之为《灵枢》、《素问》后的第 一人,其著作除《珍珠囊》外,尚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李杲为其学生,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医家之 一,尽得其传,创立脾胃学说。
 本书共4卷,约3万余字。卷1为《药性赋》的原书,前有题为“元山道人识”的原叙,首载248种药物的药性与功用的歌诀,其中包括寒性药66种,热性药54种,温性药60种与平性药68种; 继之载“用药发明”,通论药性阴阳、标本,升降浮沉,补泻、五脏苦欲、禁例,并有十八反歌、十九畏歌、六陈歌。卷2为“主治指掌”,又名“逐段锦”,对常用的90味中药性味主治进行了概括总结; 次列“用药须知”,包括用药法象、四时用药法、用药丸散、药本五味歌、妊娠服药禁歌等。卷3—4即无名氏所撰的另一种药性赋,将410味药物分为9类,即玉石部46种,草部 (上、中、下)共127种,木部77种,人部7种,禽兽部19种、虫鱼部37种,果品部16种,米谷部15种,蔬菜部21种。各药均以歌赋记其主治,复加按语对其名实、性味、功用等进行补充说明。
 本书为本草学歌诀、便读类著作,全书词句流畅、扼要精赅,主要以歌赋形式编写,便于记诵。书中对药物的讨论,既有理论,又切合临床,从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到配伍、禁忌、炮制方法,均作扼要阐述,故自明代以后一直被医家视为学习中医药的入门佳作。本书与《雷公炮炙药性解》的合刊本流传极广,仅建国前此类合刊本即达50余种之多,书名前多冠以“校正”、“增补”字样。由于本书通行本为勉强揉合数种著作,屡经众手修易而成,非一人一时所作,故体例与论述之处多未能融合为一。本书建国后曾多次校订出版,并有 “白话解”等研究、解释性著作行世。

珍珠囊药性赋

药物学著作。又名《雷公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4卷。原题李杲编辑。本书卷首有“元山道人”的原叙一篇,自称为本书的作者,但无年月。内容有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其次为用药发明,总论用药之法;再次为主治指掌,记90种常用药主治;再次为用药须知; 最后 (卷3、卷4部分)分别将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品、米谷、蔬菜等9部中的主要药物编成歌赋,是一部流传较广、适用于初学药性的名著。现存多种近代刊本。

珍珠囊药性赋

又名《雷公药性赋》。原题张元素(或李杲)撰。有多种刊本,流行广的为4卷本。内容首为寒、热、温、平四类药性赋。次为用药发明,总论用药方法。又其次为主治指掌。记述有90种常用药的主治及用药须知。最后以歌赋和注释形式介绍1406种药物。今有排印本。

珍珠囊药性赋

见《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珍珠囊药性赋zhēnzhūnángyàoxìngfù

药物学著作。又名《雷公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原题张元素(或题作李杲)撰。该书有数种不同的刊本, 流行较广的是4 卷本。内容首为寒、热、温、平四类药性赋。次为用药发明, 总论用药方法。再次为主治指掌, 记述90 种常用药的主治及用药须知。最后以歌赋和注释形式介绍1406 种药物。现有排印本。

珍珠囊药性赋

《珍珠囊药性赋》

《珍珠囊药性赋》系本草学著作。又名《雷公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原题元·张元素(或李杲)撰。实为多种不同时期的同类著作合编而成。其中《珍珠囊》为十二世纪张元素所撰(又名《洁古珍珠囊》、《洁古老人珍珠囊》),今存节录本(收入《济生拔粹》)。元代《东垣珍珠囊》在明朝有多种刊本,均已佚失。明代有人将题有元山道人“叙”的《药性赋》1卷,与《珍珠囊》合刊。明·熊宗立又将此二书合编为2卷(称《京本珍珠囊药性赋》)。明末有人又将此与佚名氏所集410种药的药性赋合编为4卷本,另题全书为《珍珠囊药性赋》。也有的刊本称为《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并与《雷公炮炙药性解》合刊。此类合刊本在建国前有50余种,书名前多冠以“校正”、“增补”等字样,但内容始终未变。
卷1为《药性赋》的原书,前有题为“元山道人”的“原叙”,内容包括寒性药(66种)、热性药(54种)、温性药(60种)与平性药(68种)共248种药物的主要临床应用。其次为“用药发明”,统论药性阴阳、标本、升降、浮沉、补泻、五脏苦欲、禁例等。卷2为“主治指掌(逐段锦)”,分别记述90种常用药物的性味主治;其次为“用药须知”,包括用药法象,四时用药法,用药丸散,炮制药歌,妊娠禁忌等。卷3、4即另一种药性赋(撰者佚名),分述九类药物,即玉石部(46种),草部上、中、下(共127种),木部(77种),人部(7种),禽兽部(19种),虫鱼部(37种),果品部(16种),米谷部(15种),蔬菜部(21种)共410种药物,均以歌赋记其主治,并加按语补充说明。由于本书所记载的药物比较切于实用,又有常用的制药方法,并主要是以歌诀形式编写,故自明代以后一直为广大学习医药人员所采用。但此书屡经众手修易,勉强揉合数种著作,因而体例与论述之处多未能融合为一。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

☚ 脏腑标本药式   汤液本草 ☛
000136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