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珂雪词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珂雪词序 珂雪词序清王炜撰。见于《珂雪词》(有《四库全书·集部词曲类》本、《四部备要·集部清别集》本及1936年开明书店铅印《清名家词》本)。作者在序中首先阐释了他所提倡的“言为心声”说。作者不仅指出:“言为心之声。凡其言可以垂世传久者,必其人足以命世。世不能用,而后出于此。”而且强调:“子史离骚乐府,皆所谓自见其心者。”作者还认为:“自乐府变为近体,近体檀为诗馀,识者有江河日下之叹。而黄庭坚谓晏殊之诗馀为高唐神女之流,张耒谓贺铸之词如屈宋苏李,此岂无见而漫言? 盖所遇者天机,不复计其形貌。即童谣妇叹,无不有至微寓焉。此亦伯乐相马之说,运之腕舌,则庖丁之解牛也。”接着,作者考察了近世文坛诗衰而词兴的趋向:“二三十年来,诗屡变而下。学士髦俊,出其馀勇于诗馀,诗馀则屡进而上。”然后,作者以大半篇幅评析了曹贞吉(号实庵)及其《珂雪词》的个性特征。作者自道读罢《珂雪词》的感受是:“真如仰昆仑,泛溟渤,莫测其所际。”在他看来,“肮脏磊落,雄浑苍茫,是其本色。而语多奇气,惝恍傲睨,有不可一世之意。至其珠圆玉润,迷离哀怨,于缠绵款至中,自具潇洒出尘之致。绚烂极而平淡生,不事雕锼,俱成妙诣。”作者还采用象喻式的评析方法,揭示了《珂雪词》融篇与琢句的特点:“其融篇则如万顷澄湖,千重岩嶂,长涛细漪,随风而成,环异秀冶,触目而得。琢句则如蹙金结绣,层剥蕉心,天成于初日芙蓉,不尽于抽丝独茧。”作者认为,其词若此,“洵乎此宗之大家,不但于苏辛秦李姜史分其一席而已也”。作者又由《珂雪词》推想曹氏胸襟,并将其譬之于庄周:“就词想其胸次,甚有似于庄周。庄周识高学广,思密才雄,故其言洗洋纵恣,不可端倪。先生无境不超,有途必入,引之以孤绪,而运之以浩瀚流连。故观者如温峤之照牛渚,韩愈之登华山,伯牙之移情海岛,非斯世所常闻见,而留与斯人。”最后,作者断言“海内之人”,必定“因词而见其心”,从而使开首处托出的“言为心声”说获得了更有力的实证。同时为《珂雪词》作序的还有高珩与陈维崧。高序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曹氏《珂雪词》在当代词坛的地位:“今日之以词曲名海内者,指不胜屈。而实庵之词,则锽锽先鸣,跗注之君子,往往壁上观矣。”另一方面则较详尽地描述了作者对《珂雪词》的研读印象:“予每读实庵之词,惊魂荡魄,惝恍不定。初读吊古诸作,慷慨悲凉,羽声四起,如逢祖士稚、刘越石诸人。既而读咏物诸作,入微穷变,五色陆离,又若树珠幢于谷王之曲,而百宝麇赴也。已乃过实庵所,求诸作尽读之,无体不工,而田居世外之音,往往而遇,如闻鱼山之梵,两腋生风,五浊欲洗,又疑非金马直庐间人也。”陈序仍以作者所擅长的骈体写成,重在抒写作者胸臆,而不甚具理论思辨色彩。但其中,“搥床叫绝,蛟螭夭矫于胸中;踞案横书,蝌蚪盘旋于腕下。谁能郁郁,常束缚于七言四韵之间;对此茫茫,姑放浪于减字偷声之内”;“仆每怪夫时人,词则呵为小道,倘非杰作,畴雪斯言。以彼流连小物之怀,无非淘洗前朝之恨。人言燕市,实悲歌慷慨之场;我识曹君,是文采风流之裔”云云,尚能搔着痒处。 ☚ 苍梧词序 菊庄词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