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现象学美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现象学美学 现象学美学xianxiangxue meixue运用现象学哲学原理来探讨美学问题的一种美学思潮。现象学作为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它要求人们回到事物本身中去,通过直接认识去把握事物的本质。现象学的还原法就是要把事物加上括号排除,只考虑意向性结构。现象学美学大致表现出两种倾向:要么强调主观方面,要么强调客观方面。德国美学家M.盖格偏重主观方面的研究。他认为,享受具有与对象不可分离的直接体验的特点。虽然审美享受是在具体事例中直觉到的,但它却属于观照享受。它对对象有一种无利害感,持有一种特殊的态度。波兰美学家R.因加尔登则注重研究审美对象的结构。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复合客体,这些层次分别为:语音层、语义层、被表现的客体层、图式化外观层。这些层次尽管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审美接受者在构成作品时,会填补不足点,使之具体化,从而使作品的图式化结构有血有肉,并显示出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这就需要读者采取审美态度来构成审美对象,不过,对作品的重构要保证对作品的忠实,因此,构成要尽可能接近作品本身的具体化。 ☚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 ☛ 现象学美学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代表人是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认为审美对象是一种既定的现象,其存在是为了能被人知觉。审美经验只是知觉经验的形式。除通过知觉外,审美对象不可能用其他方法使人感动。 现象学美学 现象学美学当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它代表了当代西方美学在审美经验方面向微观精细化的深入。现象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1859—1938,他把现象学定义为一种对意识的本质进行新的描述的哲学方法。而把这种哲学方法运用于审美领域的两位现象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一是波兰籍的美学家罗曼·茵加登(Roman Ingarlton 1893—1970),代表作有《文学艺术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一是法国的M·杜夫海纳(MikelDnfrenne 1923),代表作是《审美经验现象学》。 ☚ 符号论美学 存在主义美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