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
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双重浪潮,正在猛烈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起飞,这种新的潮流也要求着领导实践与领导理论的同步发展。领导实践和领导理论的发展趋势,对建立现代领导哲学提出了紧迫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
(1)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现代领导哲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在当今世界上的各派哲学中,能给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证明,哲学的发展方向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迄今为止,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这种统一。应当看到其他哲学派别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也有不少的科学的成分,有些哲学派别,就某些方面,某些问题的研究来说,有其值得重视的见解。但从总体上说,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一种科学体系。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状况来看,的确存在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的丰富实践不相适应的现象,但这只能说明人们认识和研究的落后,不能成为贬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据。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是开放的,是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产生,也将随着人类文化成果的优化而发展。
在建立现代领导哲学的时候,若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难发现,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要求领导者必须按照领导规律和其它一切客观规律办事,任何主观主义的决策或计划,必然导致领导的失败;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要求领导者既要看到领导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又要注重领导系统的绝对变动性,不断推动领导系统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领导者始终抓住领导的主客体矛盾,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推进领导过程的发展。领导过程实质是协调解决领导主客体矛盾的过程,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要求领导者把领导中的人看作是领导的主体,领导的活动来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领导的中心任务不是管物而是管人,领导的工作就是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建立领导哲学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尽管没有撰写领导学的专著,但在他们的论著中,的确蕴含着许多有关领导理论的精辟思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活动于19世纪中下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管理迅速发展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研究中,对资本主义领导活动,特别是它的经济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们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矛盾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领导经营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领导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 《资本论》 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管理内容的二重性观点、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两大部类宏观协调发展的再生产理论、微观企业管理理论、商品经济市场理论、资金积累理论等,虽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领域提出来的,但包含着丰富的具有一般管理意义的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还为社会主义的领导活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思想,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大生产必须进行科学管理,社会主义经济领导目的不同于资本主义,领导必须有权威,社会主义制度下簿记的重要性,节约社会劳动,按劳分配等方面的论述。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领导的重要性,向资产阶级学习领导管理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和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行经济核算,以经济监督经济,积极培养领导人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领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指导下形成的,它们既是针对解决一定具体问题的思想,同时也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领导思想。这些论述,为我们研究领导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的前提。
(2)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20世纪40年代以前,我国社会主义领导实践经验总结,大部分表现在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中。而党的十四大以来,由于广泛深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领导思想的发展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精简机构、转变政府机关职能、反对官僚主义、提倡为政清廉等,在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扩大企业自主权,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生产承包制、租赁经营制、股份制,加强宏观调节微观搞活,充分利用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提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系统理论、系统方法和行为科学引进管理,认识到领导工作和领导科学离不开领导哲学,领导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等,这些丰富的科学领导经验和思想,需要领导工作者和领导理论工作者,在建立现代领导哲学中共同概括和总结。
(3)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吸收借鉴了古代和国外有价值的领导思想。
古代政治思想发展比较充分的中国,其统治思想,从领导角度看,第一,宗法思想渗透一切,等级观念极强; 第二,实行“仁”、“德”之治。第三,与儒家思想对立的法家思想,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
与古代政治领导思想发展相联系,古代军事领导思想,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古代军事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名著 《孙子兵法》,其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择其优而从之的思想、战争胜负取决于双方各种因素等思想,都富有较深的领导思想。
古代领导思想最发达的是政治和军事领导思想,古代的领导思想主要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领导成为科学发生在西方的近现代。
西方近现代,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和世界性贸易的发展,一方面使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的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生产社会化的加强和竞争的加剧,以企业管理为骨干的领导理论应运而生。
纵观西方领导科学,对管理哲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效率哲学。整个古典领导理论,始终是围绕效率而展开的。他们一致观点是领导出效率,科学领导是提高效率的正确途径。但是从现在看来,古典领导学家们效率哲学是有缺陷的。他们只重视生产,不重视经营,只强调效率,不讲效益,他们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满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经济利益,事实上人不光是经济动物,还有其他多种需要。
第二,是人的哲学。古典科学领导的哲学基石是“经济人”,而行为科学的哲学基石是“社会人”。从人的哲学的变革,反映了西方领导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行为科学的领导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使西方企业界对人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领导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有了转变,并指导企业界创造了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为重点的一整套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
第三,系统哲学。一种更具有科学色彩的现代领导派提出的“系统哲学”,他们把领导活动看成是一个复杂系统,把领导活动看成一个动态过程,领导的方式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以系统理论作为领导哲学的基础,在竞争日趋激烈,领导对象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领导哲学的系统性是很有价值的领导思想性。
号称“东方领导模特”的日本领导、日本企业界的知名人士说过:日本领导就是中国的儒学加上日本人的精打细算。日本人以儒学为哲学基础,创造了有别于西方的“东方领导学”。与此同时,日本人也注意向美国人学习,把美国的东西日本化。日本人把中国的儒学和美国的科学领导理论与日本的国情、企业特点、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价值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领导文化,日本人重构企业文化,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我们要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尽量吸收领导科学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实践,联系我国国情,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领导哲学体系。
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
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双重浪潮,正在猛烈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起飞,这种新的潮流也要求着领导实践与领导理论的同步发展。领导实践和领导理论的发展趋势,对建立现代领导哲学提出了紧迫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
1.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现代领导哲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在当今世界上的各派哲学中,能给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证明,哲学的发展方向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迄今为止,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这种统一。应当看到其他哲学派别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也有不少科学的成分,有些哲学派别,就某些方面,某些问题的研究来说,有其值得重视的见解。但从总体上说,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一种科学体系。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状况来看,的确存在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的丰富实践不相适应的现象,但这只能说明人们认识和研究的落后,不能成为贬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据。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是开放的,是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产生,也将随着人类文化成果的优化而发展。
在建立现代领导哲学的时候,若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难发现,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要求领导者必须按照领导规律和其他一切客观规律办事,任何主观主义的决策或计划,必然导致领导的失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要求领导者既要看到领导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又要注重领导系统的绝对变动性,不断推动领导系统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领导者始终抓住领导的主客体矛盾,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推进领导过程的发展。领导过程实质是协调解决领导主客体矛盾的过程,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要求领导者把领导中的人看作是领导的主体,领导的活动来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领导的中心任务不是管物而是管人,领导的工作就是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建立领导哲学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尽管没有撰写领导学的专著,但在他们的论著中,的确蕴含着许多有关领导理论的精辟思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活动于19世纪中下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管理迅速发展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研究中,对资本主义领导活动,特别是它的经济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们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矛盾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领导经营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领导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管理内容的二重性观点、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两大部类宏观协调发展的再生产理论、微观企业管理理论、商品经济市场理论、资金积累理论等,虽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领域提出来的,但包含着丰富的具有一般管理意义的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还为社会主义的领导活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思想,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大生产必须进行科学管理,社会主义经济领导目的不同于资本主义,领导必须有权威,社会主义制度下簿记的重要性,节约社会劳动,按劳分配等方面的论述。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领导的重要性,向资产阶级学习领导管理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和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行经济核算,以经济监督经济,积极培养领导人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领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指导下形成的,它们既是针对解决一定具体问题的思想,同时也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领导思想。这些论述,为我们研究领导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的前提。
2.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20世纪40年代以前,我国社会主义领导实践经验总结,大部分表现在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中。而党的十四大以来,由于广泛深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领导思想的发展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 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精简机构、转变政府机关职能、反对官僚主义、提倡为政清廉等,在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扩大企业自主权,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生产承包制、租赁经营制、股份制,加强宏观调节微观搞活,充分利用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提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系统理论、系统方法和行为科学引进管理,认识到领导工作和领导科学离不开领导哲学,领导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等,这些丰富的科学领导经验和思想,需要领导工作者和领导理论工作者,在建立现代领导哲学中共同概括和总结。
3.现代领导哲学的建立吸收借鉴了古代和国外有价值的领导思想
古代政治思想发展比较充分的中国,其统治思想,从领导角度看,第一,宗法思想渗透一切,等级观念极强;第二,实行“仁”、“德”之治;第三,与儒家思想对立的法家思想,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
与古代政治领导思想发展相联系,古代军事领导思想,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古代军事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其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择其优而从之的思想、战争胜负取决于双方各种因素等思想,都富有较深的领导思想。
古代领导思想最发达的是政治和军事领导思想,古代的领导思想主要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领导成为科学发生在西方的近现代。
西方近现代,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和世界性贸易的发展,一方面使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的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生产社会化的加强和竞争的加剧,以企业管理为骨干的领导理论应运而生。
纵观西方领导科学,对管理哲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效率哲学。整个古典领导理论,始终是围绕效率而展开的。他们一致观点是领导出效率,科学领导是提高效率的正确途径。但是从现在看来,古典领导学家们效率哲学是有缺陷的。他们只重视生产,不重视经营,只强调效率,不讲效益,他们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满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经济利益,事实上人不光是经济动物,还有其他多种需要。
(2)人的哲学。古典科学领导的哲学基石是“经济人”,而行为科学的哲学基石是“社会人”。从人的哲学的变革,反映了西方领导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行为科学的领导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使西方企业界对人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领导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有了转变,并指导企业界创造了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为重点的一整套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
(3) 系统哲学。一种更具有科学色彩的现代领导派提出的“系统哲学”,他们把领导活动看成是一个复杂系统,把领导活动看成一个动态过程,领导的方式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以系统理论作为领导哲学的基础,在竞争日趋激烈,领导对象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领导哲学的系统性是很有价值的领导思想性。
号称“东方领导模特” 的日本领导、日本企业界的知名人士说过: 日本领导就是中国的儒学加上日本人的精打细算。日本人以儒学为哲学基础,创造了有别于西方的“东方领导学”。与此同时,日本人也注意向美国人学习,把美国的东西日本化。日本人把中国的儒学和美国的科学领导理论与日本的国情、企业特点、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价值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领导文化,日本人重构企业文化,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我们要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尽量吸收领导科学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实践,联系我国国情,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领导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