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投水
原来比喻想要消灭形迹而很难做到。 《列子·说符》:“白公问孔子曰:‘人可与微言乎?’孔子不应。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善没者:善于游泳的人。 )后比喻互相投合,言论、见解全部被采纳。《文选·李康〈运命论〉》:“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 又有【以水投水】。比喻相同的事物想要混淆也混淆不了。《列子·说符》:“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后也指相同的事物难以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