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环卫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环卫官 环卫官宋承唐制,置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号称环卫官。无职事,无定员,除拜宗室,或为武臣赠典。大将军以下,又为武臣责降散官。南宋初,环卫官多不除授。隆兴中复置,规定节度使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领左右卫上将军,在朝可以兼带,出外管军则不带环卫官衔。 ☚ 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 三卫官 ☛ 环卫官 环卫官负责守卫皇宫及侍卫皇帝的内卫统兵官称环节官。《宋史·职官志》: “环卫官: 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 左右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 左、右骁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左、右武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左右屯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左、右领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左右监门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左右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诸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典; 大将军以下,又为武官责降散官。政和中,改武臣官制,而环卫如故,盖虽有48阶,别无所领故也。靖康元年 (公元1126年) 诏以武安军节度使钱景瑧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保信军节度使刘敷等为右金吾卫上将军,用御史中丞陈过庭言,遵艺祖开宝初罢王彦超、武行德等归环卫故事也。其禁兵分隶殿前及侍卫两司,所称12卫将军皆空官无实,中兴多不除授。隆兴中,始命学士洪遵等讨论典故,复置16卫,号环卫官。其法: 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则领左右卫上将军,在内则兼带,在外则不带; 正任为上将军,遥郡为大将军,正亲兄弟子孙试充。又诏祖宗诸后自明肃至钦慈诸后及后妃嫔御之家,各具本宗堪充诸卫官以名衔闻。又诏三卫郎为三卫侍郎。又诏博士并差文臣。崇宁四年 (公元1105年) 二月置,五年,正月罢。” ☚ 环人 宦官 ☛ 环卫官北宋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等十六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至南宋乾道诸卫备置中郎将、郎将,总共分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五等,八卫各分左、右,共八十阶,总称环卫官。环卫官,唐已置,领宿卫兵,如宋代三衙。北宋初沿设,无职事,用以除授宗室与任满还阙的地方帅守,或为武臣赠官。大将军以下或用于安置武臣责授官。元丰新制,宗室依旧除,外臣则概不授与。政和二年改武官制,环卫官四十八阶未改,因无职事不统兵之故。南宋高宗朝除授不常。孝宗乾道二年,始命翰林学士洪遵讨论故事,复除环卫官,并八卫均备置中郎将、郎将,共增为八十阶。凡以军事材略闻、堪任将帅及久任军职现暂归休之武臣,可兼领环卫官。嘉泰元年定编制十员。乾道二年,定武臣除环卫官格式:节度使至正任(承宣使至刺史)带诸卫上将军,横行官、遥郡(以阶官领刺史至承宣使)带大将军,正使(武翼大夫以上)除诸卫将军,副使(武翼郎以上)除诸卫中郎将,使臣(训武郎以下)除诸卫郎将。淳熙四年改定格式:节度使除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或左、右卫上将军,承宣使、观察使除诸卫上将军,防御使、团练使、刺史及通侍大夫至右武大夫为诸卫大将军,武功大夫至武翼大夫为诸卫将军,正侍郎至右武郎、武功郎至武翼郎为中郎将,宣赞舍人、敦武郎以下除诸卫左、右郎将,并申明,环卫官不除戚里子弟、非战功人(宗室不在此制内)。环卫官为行在职位,不许外任带行。兼环卫官者,有俸给、人从(《宋史·职官志》6《环卫官》,《朝野杂记》甲集卷10《环卫官》,《中兴圣政》卷55,《宋会要·职官》33之1、2、3、4《环卫官》)。 品位正四品(《分纪》卷35《诸卫将军》)。环卫官阶中,位次于诸卫上将军,而居左、右卫大将军至左、右千牛卫大将军之上(《宋诏令》卷163《改武选官名诏 ·南班环卫官》)。 编制无定员(《合璧后集》卷52《金吾左右二将军》)。 职源“将军”之名始于春秋昭公二十八年,魏子将中军。“将军”官名始设于战国(《日知录·杂论》)。左、右金吾卫将军,始设于唐龙朔二年(《六典》卷25)。 编制无定员(《合璧后集》卷52《左右金吾二将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