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行书自书诗轴
明。纸本。纵139厘米,横3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鏊(明代宗景泰元年—明世宗嘉靖三年,即公元1450—1524年),字济之,号守溪,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乡试、会试均列榜首,廷试获第三,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进士。授编修,迁侍讲学士充讲官。正德间官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卒赠太傅,谥文恪。博学多识,工诗文,尤以书法著称于世。有《姑苏志》、《震泽集》、《春秋词命》、《史余》等著作行世。此件作品,行书自作七律诗一首,书法清劲挺拔,得晋唐笔意,是王鏊早期佳作。
释文:客里相逢又别离,道山亭下范公祠,悠悠世事回头异,落落功名入手迟。河朔气豪三伏饮,江湖天远十年思,扁舟八月秦淮去,丹桂香中好赋诗。鏊游学宫时与和仲黄君相从最密,今十有二年矣,其行也能无情乎,故为赋此,丙午岁五月九日,翰林王鏊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