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莹1913—1974;女

安徽芜湖人
中共党员。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曾任职于明星影片公司和电通影片公司,主演过《塞上风云》、《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等。解放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宝姑》(英文)等。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夏衍合写了著名话剧《台儿庄血战》。
原名:喻志华、喻桂贞
别名:王克恂、王克勤、宝姑

王莹

王莹和她的死
不能忘却的纪念
周伯勋
夏衍
文汇报1980年10月9日
文汇报1980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1982年5月2日
被江青迫死的“文艺明星”——王莹
小忆王莹
难解的6742——关于王莹
忆王莹
淮海
田一文
艾以
阳翰笙
广州日报1980年11月25日
湖北日报1981年3月25-29日
羊城晚报1982年3月7日
光明日报1982年12月25日,电影文化
1982年3期,新华文摘1983年2期
忆王莹
在一份长长的死者名单里——记我国早期电影
演员王莹
赵清阁
博泉等
读书1980年7期
大众电影1981年1期
记王莹与联合剧社
她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记三十年代著名
演员王莹
潘子农
沈及明
江苏戏剧1981年2期
电影文化1982年3期
王莹(1913-1974)关国煊*传记文学1983年42卷5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6册第9页
忆王莹
万苦滴甘也相从——记著名演员、作家王莹
作家明星王莹
王莹是怎样“回国”的
王莹和谢和赓
王莹与“放下你的鞭子”
记王莹
王莹
追思录:王莹(1913-1974)
不能忘却的纪念——王莹著《两种美国人》和
《宝姑》序
李韦
吕爱琴
李立明
唐德刚
谢兴等
魏绍徽
田庄
蓝澄
沈通
夏衍
新港1983年12期
妇女之友1984年5期
*传记文学1984年45卷5期
*传记文学1985年46卷3期
三月风1985年4期
*传记文学1985年46卷5期
文学回忆录第137页
中外影星第229页
中国电影年鉴(1981)第242页
中国电影年鉴(1982)第188页
王莹
王莹
王莹
王莹
王莹之死
晓若 白水
旸晟
李立明
杨村
中国电影家列传(2)第31页
中国电影演员百人传第28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15页
电影演员沧桑录第53页
作家剪影第149页
芜湖文化名人——王莹
怀念王莹
追求真理的文艺战士——记电影演员王莹
芜湖市文化局
赵清阁
博泉 心水
芜湖古今第215页
*沧海泛忆第178页
影事春秋第2辑第125页

王莹

洁白的明星:王莹
洁白的明星——王莹
记王莹
忆念王莹同志
李润新
阳翰笙
田庄
臧克家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47页
人民日报1987年7月28日
收获1980年3期,文学回忆录第137页
散文1980年7期

中华女杰——王莹
我所认识的王莹
红梅绽开在冰雪中——王莹和她的作品
王莹和她的丈夫谢和赓
李润新
英子
涂光群
戏剧界1985年1期
新文学史料1986年1期
女作家1986年2期
妇女之友1988年6期
民族之花——王莹(1—2)
“九秘”生涯——王莹和谢和赓在美国
香山上,王莹在安眠
谢和庚和影剧明星王莹的生死恋
我与女明星王莹
王莹(1913—1974)
著名电影演员王莹逝世15周年
李润新
方连
思云
孙晓鸥
王映霞
京声 溪泉
李方诗等主编
大众电影1988年11、12期
世界博览1989年5期
上影画报1990年3期
*传记文学1997年71卷3期
*传记文学1997年71卷6期
新中国名人录第349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21页

王莹

清太仓茜泾人。字韫玉。王发祥次女,张烈妻。早卒。诗文清秀有姿韵,七律尤佳,俊逸清新。著有《芳曜堂诗存》《一草亭诗》等。

王莹

王莹1913—1974

女作家。原名喻志华,又名王克勤。安徽芜湖人。1928年,在湖南湘雅医院护士学校读书时,因替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而被通缉,逃到上海。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进中国公学和复旦大学文学系学习。1932年起任上海艺术剧社、辛酉剧社、明星电影公司等社团演员,主演过不少话剧和电影。同时开始文艺创作活动。1934年去日本学习电影戏剧。1934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1939年随剧团赴香港、南洋演出。1942年去美国,相继在贝满学院、耶鲁大学文学系学习。曾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中国抗战歌曲,受到罗斯福总统夫妇及驻美各国使节的热烈欢迎。1955年回到北京,翌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在狱中含冤逝世。著有长篇小说《宝姑》(英文)、《两种美国人》和电影剧本《威尔逊总统号》等。

☚ 葛一虹   陈仁鉴 ☛
王莹

王莹女;1913.3.8——1974.3.3

原名喻志华。安徽芜湖人。幼年因不堪童养媳之苦,逃亡长沙,改名王克勤。1928年在湘雅医院护士学校学习期间,因替我党递送情报而受通缉。于是经南京逃往上海,改名王莹。1929年参加上海艺术剧社,主演《炭坑夫》。1930年起,相继在中国公学和复旦大学文学系读书,为复旦剧社主要演员,主演《少奶奶的扇子》等,表演细腻深沉,富于激情,深受观众喜爱。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曾四次被逮捕入狱。1932年起,相继参加艺术剧社、辛酉剧社、联合剧社、四十年代剧社、明星电影公司和电通公司等戏剧和电影组织,主演了《压迫》、《塞上风云》、《放下你的鞭子》、《夜光杯》、《卢沟桥》、《台儿庄之战》等宣传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的话剧。特别是主演《赛金花》,轰动一时。她还主演了《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同仇》和《自由神》等影片。1934年去日本留学,研究日本的戏剧和电影。1935年回国后,继续从事话剧演出。1936年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抗战爆发后,参加组织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在十五个省区巡回演出,向前线士兵和农民宣传抗日。在这期间,她与金山合写了话剧《台儿庄之战》,并与其他剧作者合作,写了许多宣传抗战的小戏。1939年任新中国剧团副团长,率队在香港、南洋一带为侨胞及国外人士进行募捐演出,资助抗战。1942年由重庆去美国,在贝满学院、耶鲁大学、邓肯舞蹈学校读书。她应美国政府邀请,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曾任美国民间组织东西文化协会董事,兼该会中国戏剧部主任及中国剧团负责人,在美国各地演出抗战戏剧。她曾协助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写作《朱德传》,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宝姑》。1954年底回到祖国。后以在美国的经历为题材,写成长篇小说《两种美国人》。1956年先后在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处任编剧,1974年被江青迫害含冤死于狱中。

☚ 王林   王大化 ☛
王莹

王莹1913~1974

原名喻志华,又名王克勤。芜湖市人。11岁被卖作童养媳,因不堪虐待,逃至舅母家,改名王克勤。不久考入湘雅医院护校。1928年因替共产党传递情报而受追捕,逃至南京,发表《给何键军阀的公开信》,触怒何键,又逃避缉捕至上海,改名王莹。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上海艺术大学和复旦大学文学系学习。1932年参加左翼话剧运动,翌年在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条》等影片。1934年赴日本学习戏剧电影,回国后,主演了影片《自由种》、 《赛金花》。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翌年二队改名为“新中国剧团”,任副团长,率团赴香港和南洋演出,募资抗战。1942年赴美国留学,曾应美国政府邀请,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任美国东西文化协会董事兼该会中国戏剧部主任和中国剧团负责人。1955年回到北京,次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其遗作长篇小说《宝姑》、《两种美国人》于1977年后出版发行。

☚ 吴学谦   吴柳公 ☛
王莹

王莹1915—1974

女。原名俞志华,又名王克勤。芜湖市人。自幼酷爱民歌和戏剧。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中国公学和复旦大学攻读戏剧、文学。抗日战争爆发前,先后参加上海艺术剧社、辛酉剧社、联合剧社、四十年代剧社等左翼剧社,主演《塞上风雨》、《夜光杯》、《赛金花》等剧。并在明星影片公司、电通影片公司任演员。1937年参加组织上海救亡演剧二队,步行2万余里,辗转15个省区,深入前线和农村演出抗战剧目。其间还与夏衍合写了话剧《台儿庄之战》。1939年任新中国剧团副团长,赴香港、南洋演出,募金资助抗战。1942年赴美学习。1955年回国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74年被迫害致死。著有小说《宝姑》、《两种美国人》。

☚ 焦玉山   杨蔚屏 ☛

王莹?—516

南朝大臣。字奉光,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初仕宋,尚临淮公主。入齐,历侍中、射兵校尉、冠军将军、东阳太守、吴兴太守。齐末佞臣乱政,王莹与从弟王亮明哲保身,不能有所匡正。及梁武帝克建康(今江苏南京),受命奉法驾迎齐和帝于江陵。及梁武帝即位,为侍中、抚军将军,封建城县公。又历护军将军、丹阳尹、尚书令等官。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侍中而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