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船山故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船山故居 王船山故居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衡阳县西北曲兰乡湘西村。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 晚年在此隐居。故居有三: 败叶庐、观生居、湘西草堂,以草堂为重点。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砖木结构,三层三间,座西朝东,属城式屋顶建筑。始为草屋,后由其子敔改成瓦屋。草堂前坪有古柏2株,传为王夫之手植。近处一古枫,根部凸生,形若骏马昂首跃前,王夫之称为“枫马”。附近有山形似覆舟,名石船山,故后人称王夫之为船山先生。1980年,政府拨款将草堂修缮一新,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厅堂正面挂有王船山遗像,正厅门前有赵朴初书写的“湘西草堂”匾额。 ☚ 水帘洞 仁瑞寺 ☛ 王船山故居 王船山故居又名湘西草堂。位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西北。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始在茱萸堂 (今名竹花园) 筑败叶庐、观生居。清康熙十四年 (1675) 于石船山麓再筑茅庐,因居湘江之西,故名 “湘西草堂”。时为茅屋三间,中为堂屋,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夫之晚年在此设馆讲学、潜心著述达18年。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思想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故后,子王敔改建为砖木结构瓦房。乾隆六十年 (1795) 重修。嘉庆年间辟为 “船山祠”。1981、2002年维修。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悬山顶,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正厅门前“湘西草堂” 四字匾额为赵朴初书。门联镌: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堂内正中悬挂王夫之遗像和自撰联: “六经责我开生面; 七尺从天乞活埋。”两侧挂清代名流题写的木质楹联23块。故居前坪有古柏2株,传为王夫之手植。旁有古枫,树干粗大弯曲,形若骏马昂首跃前,王夫之称为 “枫马”。一株古藤铁骨盘旋,蜿蜒上升,俗称“藤龙”。 ☚ 衡阳县 王船山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