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当十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以寡敌众,勇敢善战。以:介词,用。当:当作,抵得上。 [同义] 所向无敌 所向披靡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使彼罢弊先弱守于主,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五章六节:“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❷ 作谓语。《三国演义》九九回:“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须以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 [附条] “以一当百”。明·李腾芳《山居杂著上·文字法三十五则》。 [辨误] 当,不读dāng,因为这个音的义项没有“当做”、“抵得上”。 [同义] 所向无敌 所向披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