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 《广韵》羊己切,上止,以。 ❶ 任用;使用;运用。《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孔颖达}疏:“王当继续从今已往立其善政,其勿用憸利之人。”{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刑(形)。”《礼记·儒行》:“礼之以,和爲贵。”按,《论语·学而》以作“用”。《韩非子·扬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旧注:“以,用也。君但虚心以待之,彼则各自用其能也。”{唐}{张说}《故洛阳尉马府君碑》:“王者之师,将德是以。讨叛惟武,携远在宽。” 《管子·水地》:“〔{庆忌}〕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蟡者一头而两身,其形若虵,其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鼈。”按,“可以”与“可使”为互文,又《山海经·北山经》{郭璞}注引《管子》“可以”作“可使”。《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爲与?”《战国策·秦策一》:“{泠向}谓{秦王}曰:‘{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宋}破,{晋国}危,{安邑}王之有也。’”{高诱}注:“以,犹‘使’也。 ” 朕虽不明,宁顿懵臧否?’因爲{瑀}晓解。{瑀}以帝有所偏信,帝积久亦不平。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易内奇案》:“{张}父大悦,以富媳必多粧奁,可增岁入。” 《易·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以,及也。”《国语·周语上》引《汤誓》:“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言无及万夫。”按,《吕氏春秋·顺民》引《汤誓》“以”作“及”。 ”{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详“以时”。 “”今隶变为“以”,“台”从声,故得假“以”为“台”而有“何”义。详见《积微居小学金石论H·诗于以采蘩解》。 ❽ 代词。此,这。《礼记·檀弓下》:“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陈澔}集说:“于以求之,犹言于此求之也。”《战国策·魏策三》:“‘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 {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 《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史记·晋世家》:“{里克}﹑{邳郑}欲内{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乱。”{明}{冯梦龙}《智囊补·察智·于文传》:“{王}诱妾以儿来,寻逐妾,杀儿,焚之。” 介绍论事的标准。犹言“以……论”;“论……”。 《左传·宣公四年》:“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孟子·万章下》:“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 犹言凭﹑根据。《后汉书·荀彧传》:“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发民筑城,日夜不得休息,民大惊扰,争迁居城中。男女昏会,不复以年。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介绍具有的身份或资格。《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将军{苏建},{杜陵}人,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爲{平陵侯}。”《汉书·李广传》:“{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纪》:“初,{唐绍仪}以{清}内阁总理{袁世凯}代表,{伍廷芳}以民军议和代表,自十月二十八日,开议于{上海}{英}租界之市政厅。” 《左传·定公十年》:“所以事君,封疆社稷是以。”{杜预}注:“以,犹爲也。”{杨伯峻}注:“意谓爲国家土地之安全,于是事{齐}。” 言赋《常棣》之七章与卒章也。‘卒’下无‘章’字者,蒙上而省。 ” 《国语·吴语》:“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处以念恶,出则罪吾衆。”{韦昭}注:“处,居也。居则念爲恶于{吴国}。”《文子·上义》:“故有道以御人,无道则制于人。” 《左传·僖公十五年》:“{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宋}{洪迈}《容斋三笔·奸鬼为人祸》:“{隋文帝}以子{秦孝王}{俊}有疾,驰召名医{许智藏}。”{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临末我还要记念{镰田诚一}君,他是{内山书店}的店员……三三年七月,以病在故乡去世。” 《礼记·缁衣》:“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汉}{刘向}《列女传·卫二乱女》:“{南子}惑淫,{宋朝}是亲,谮彼{蒯聩},使之出奔。{悝}母亦嬖,出入两君,二乱交错,咸以灭身。”{唐}{韩愈}《唐故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其后,上将有所相,不可于衆。君与起居舍人{李约}交章指摘,事以不行。”{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项梁》:“每有大繇役及丧,{梁}尝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后果举事。”按“以”《史记·项羽本纪》作“以是”。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万世之变,则不可称讳也。” 《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婉婉夫人,有籍宫门。克承其后,以嫁以婚。 ”{宋}{司马光}《功名论》:“夫地有草木,天不雨露之,则不能以生;月有光华,日不照望之,则不能以明。”{清}{顾炎武}《赠人》诗:“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极。 ” 《战国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吕氏春秋·适音》:“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以。生全,则寿长矣。 ”按,“生全以”《群书治要》卷三九引作“生全矣”。《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爲郡县以。” 《孟子·公孙丑上》:“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史记·留侯世家》:“{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如:他的年龄在三十岁以下。 《国语·晋语四》:“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北史·宇文护传》:“吾念十九入汝家,今以八十矣,凡生汝辈三男二女。”{宋}{苏舜钦}《答范资政书》:“乃知君子理身格物之道,自有本也,险难以萌而不之见,宜其悔焉。” ’夫子壹之,其不没乎!”{杨伯峻}注:“以,太也。”《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弔,不以急乎?”{朱熹}注:“以﹑已通,太也。”{唐}{韩愈}《赠张童子序》:“人皆谓童子耳目明达,神气以灵,余亦伟童子之独出于等夷也。” 无已,必欲言之而不止也。”{杨伯峻}注:“‘无已’犹言‘不得已’。” {汉}{枚乘}《七发》:“诚必不悔,决絶以诺。”{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文选》:“决絶以诺,‘以’与,‘已’通,言或已或诺,俱决絶而无犹豫也。《表记》(《礼记》篇名):‘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郑}注曰:‘已,谓不许也。 ’” 《战国策·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絶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季札}使还,至{吴},{阖闾}以位让,{季札}曰:‘苟前君无废,社稷以奉,君也。吾谁怨乎?’”社稷以奉,《史记·吴太伯世家》作“社稷有奉”。{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谨按古无孝廉,唯有贡士。贡士恩义,经传无以也。”{王利器}校注:“‘以’,《拾补》云:‘疑“文”。’{器}案:疑当作‘有’,‘以’古作‘’,与,‘有’形近而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