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宗祠
又名 “衡阳第一家”。位于衡南县栗江镇大海村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崇本堂。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乾隆二十二年(1757)、光绪十八年(1892) 均予维修和扩建。1940年修葺后改现名。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前、后两正屋,左右四横屋,建筑面积1462平方米。西横屋有节孝祠、羹梅阁。东横屋有贤达祠、培槐阁。砖石木混合结构,以石构件为主。正屋主要构件如石柱、石础及部分梁、枋、斗拱均为明代原物。正屋为平房,檐高6.7米。内外横屋均为二层,檐高6米。祠、堂、厅、阁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尤以装饰雕刻彩绘精美而著称。前正屋为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穿斗式梁架,封火山墙,硬山顶,明间设八角藻井,外檐枋施如意、卷云斗拱。后正屋为看台。大门系汉白玉石制作,过梁饰雕二龙戏珠。门前置石狮,左右有2座雨亭。祠内存木雕、碑刻、对联甚多,其中有湛甘泉、曾朝节、罗洪先等名人的书法和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