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子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子乔

王子乔

亦题《崔文子》。西汉志怪小说。刘向撰。原载 《列仙传》 (今本无),见王逸注《楚辞·天问》引文。《搜神记》卷一《太平御览》卷三五一亦载录。王子乔,据传即周灵王太子晋也,《列仙传》卷上载有他于缑氏山乘白鹤升仙事。本篇描写: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侨(乔),子侨化为白霓,持药与文子,文子惊怪,引戈击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侨之尸 (履) 也。置之室中,覆以蔽篚。须臾则化为大鸟而鸣,翻飞而去。这个故事想象异常奇诡,寓意也很深刻。而视其中心内容,作者主观上也不外乎是宣扬服药登仙。“子侨化为白霓,持药与文子”,所持者即为“不死之药”,要试一试崔文子是否为仙的根衡,是否能够见怪而不怪。崔文子的仙根差一点,把到口的不死药打掉了。所以那药一变为履,再变为大鸟,“翻飞而去”,崔文子仙梦成空。作品通过诙诡的情节描写,说明学道不诚是难以成功的。

☚ 邗子   赵廓 ☛
王子乔

王子乔公元前571—前545

王乔又名王晋、字子晋,又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幼年时好道术,喜吹笙作凤鸣声。尝游伊洛中,遇道人浮丘公接引至嵩山,修炼石精金光藏景录神之法。传说三十余年后,家人见王子乔在缑氏山,乘白鹤升天而去。道教中封其为“右弼真人”,统领桐栢山。
五代时封为“元弼真君”;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封为“元应真人”;高宗绍兴(公元1131—1162年)年间加封为“善利广济真人”。事迹见《列仙传》、《云笈七韱》、《历世真仙体道通鑑》。《道藏》洞玄部讃颂类有唐朝道士司马承祯《上清侍帝晨桐栢真人真图譛》一卷,图文并茂,叙其得道升天事跡。后世遊仙类诗文中常引用这一典故。晋嵇康《代秋胡歌诗》有“思与王乔,乘云遊八极”;《遊仙诗》有:“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何劭《游仙诗》有“羡昔王子乔,友道发伊洛”句。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浮丘迎子晋,若士避卢敖”句。晋郭璞《遊仙诗》、梁高允生《王子乔行》即述其事迹。有关诗文又见《文苑英华》、《乐府诗集》、《诗纪外集》等。

☚ 道教人物   老子 ☛

王子乔

 

宋之问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
 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

 
 王子乔,是传说中道教的神仙。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宋之问这首 《王子乔》,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写成的。
 全诗可分两段,前后五句各为一段。前一段描写王子乔的成仙过程: 王子乔,因为仰慕神仙,在七月七日被天帝请上天去。白虎为之鼓瑟,凤凰陪他吹笙。他乘云来,驾雾去,从此不食人间烟火,饿了就吸取太阳的精华。作者把王子乔登仙的情况描写得那么浪漫而富有诗意,使人魂给神与,突出表现作者的艳羡之情。后一段说: 王子乔成仙后就没有再回来,他的祠庙还在,人却一去不复返了。我空望着山头的绿草长久伫立,不觉被露水打湿了衣服。这段写对王子乔的凭吊,抒发自己不能如王子乔羽化而登仙的怅恨遗憾之情。
 宋之问是个有名气但无节操的诗人。他先是谀颂武则天,接着又 “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后逃归,匿张仲之家。闻仲之谋杀武三思,乃告变,擢鸿胪簿,迁考功郎。复媚太平公主……睿宗立,以无悛悟之心,流钦州,御史劾奏赐死。”(《唐才子传》)作为一个有名气的诗人,这样反复无常,他的内心深处必然有激烈的思想斗争并引起良心上的不安。在这情况下,他就更幻想自己能像王子乔那样得道成仙,羽化而去,不再有诸多人间烦恼。但这只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梦。这就难免使他在王子乔遗庙前长久伫立,“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 了。
 我们鄙薄宋之问的为人,但他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对得道仙人的赞叹和仰慕,以及企望超脱而又不得超脱的怅惘,却是许多人都有的,因此,这首诗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就这一点说,这首诗的创作是成功的,诗的内容是真切感人的。

王子乔

又作王乔、王子晋,古时仙人。《列仙传》:“王子乔名晋,为周灵王太子。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遇道士浮丘生,接引上嵩山,修炼二十年。后在缑氏山巅,乘鹤仙去,受书为桐柏真人。”李白《感遇》之一:“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

王子乔

王子乔

或作王乔、王侨、王子、王子晋,王子侨,简称乔。辞赋神话人物。《楚辞·远游》:“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洪兴祖补注:“《列仙传》:‘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来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鹄住山巅,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去。’《淮南》云:‘王乔、赤松,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求新,蹀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性矣。’”《楚辞·远游》:“见王子而宿之兮。”王逸注:“屯东留止,遇子乔也。”《楚辞·惜誓》:“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严忌《哀时命》:“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刘向《九叹》:“驱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渊。”王逸注:“子侨,王子侨也。”《九叹》:“譬若王侨之乘云兮”。王子乔又见于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思玄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嵇康《琴赋》、潘岳《笙赋》等作。《天问》:“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王逸注:“言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侨,子侨化为白蜺而婴茀,持药与崔文子,崔文子惊怪,引戈击蜺,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侨之尸也。崔文子取王子侨之尸,置之室中,覆之以敝筐,须臾则化为大鸟而鸣,开而视之,翻飞而去。”闻一多《楚辞校补》云:“今本《列仙传》王子乔崔文子两传皆不载此事,而《汉书·郊祀志》上应劭注引《列仙传》有之……惟‘尸’字当作履耳。”《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 王豹   夫差 ☛

王子乔

借指得道成仙之人。唐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 松乔

王子乔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 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 ‘告我家: 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文选》二九《古诗十九首》之十六: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王喬1 > 王子喬
王子喬  wángzǐqiáo

即王喬1

王子乔

神话人物。一说名晋,字子晋。周灵王太子。游伊、洛之间,在嵩山修炼30余年。喜吹笙作凤鸣。后在缑氏山顶,向世人挥手告别,升天而去。参阅《列仙传》。一说即“王子侨”。

王子乔wáng zǐ qiáo

《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菊(1)。人名。神话人物。一说名晋,字子晋,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声。为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三十余年后,在缑氏山顶上,向世人挥手告别,升天而去。故有“王子登仙”的传说。事见《列仙传》。

王子乔

汉乐府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载入《相和歌辞》。刘向《列仙传》曰:“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人浮丘公接以上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至。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为立祠于缑氏山下及高之首焉。”吴旦生谓:“王子乔有三人: 一为王子晋,二为叶令王乔,三为柏令王乔,皆神仙也。”此诗为游仙诗。据《后汉书·方术传》叙:“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策抵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莾矫用符命,光武尤信谶言,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也。”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汉乐府民歌中有不少关神仙异怪的游仙诗。此诗先写王子乔驾白鹿在云中自由遨游:“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游。下游来。王子乔,参驾白鹿上至云戏游遨。”汉代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人们相信人神是相通的。此诗开头以咏叹的形式,亲切的语气,表现了人神亲密无间的关系。次写皇帝为王子乔立祠台,结仙宫:“上建逋隐广里践近高,结仙宫过谒三台。东游四海五岳上,过蓬莱紫云台”这是人间仙景。最后是祝辞:“三王五帝不足令。令我圣朝应太平。养民若子事父明。当究天禄永康宁。玉女罗坐吹笛箫。嗟行圣人游八极。鸣杜衔福翔殿侧,悲今皇帝延寿命。”祝福国家太平,臣民安宁,天下详和,皇帝延年益寿。这首诗在思想上没有多大意义,不过也能窥见当时人民的社会理想: 希望国家太平。在艺术上显然受到原始巫风的影响,人神相通,亲密无间,气氛和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