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士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饯春时节深深院。 睡起金衣花外啭。 绣床轻素丝软。 一幅吴绫秋水面。 麝烟微,螺黛浅。 衣上唾绒红溅。 花落日长人倦。 偏髻拖残线。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银河一雁归湘楚。 似向离人语。 独将二十五弦弹,玉轸金徽清苦。 水明沙碧,参横月落,远向潇江去。 衡阳南望峰无数。 枫叶秋如雨。 不胜清怨却飞来,应记江南烟浦。 春社才过,又逢秋社,燕雁行相遇。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生小卢家堂里住。解诵班姬捣素。 花底曾相遇。两情脉脉银湾渡。 九十春光花满树。狼籍宵绵雨。 欲问相思路。伯劳飞燕东西去。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雨晕红酥。 波酣碧酝,乍是清明百五。 花信风轻,拂绣帘珠户。 人初起,慵向镜台匀面,何处隔窗低语。 青雀传书,约踏青同去。 乐游原、一片香车度。 玉津园、十里烟花路。 无恙往岁春光,又匆匆相遇。 倩游丝、牵惹东君住。 消魂绝、几阵棠梨雨。 呼女伴、归去琼闺,掩漫天飞絮。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看缭绫半幅,绣线千丝,汜人幽恨如诉。 雨鬓风鬟,花愁月晕,蕉萃牧羊南浦。 目断潇湘,楚天无雁,倩谁传语。 忽相逢、秦塞归人,洒泪为通鱼素。 可奈钱唐一怒。 便碧云万里,片时来去。 宛绡谷明珰,无恙龙宫娇女。 更休怅望,神人道隔,永念君恩难负。 两情合、何处牵丝,社橘依然春树。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江楼昨夜,闻哀角、潋滟斜阳将暮。 淮南水驿,故国长亭,一带迷离烟树。 秋月春花,岁岁天涯孤客,赢得壮怀如许。 最难禁常是,梅天丝雨。 谁语。 独上蜀冈骋望,见乱柳、栖鸦无数。 板渚人稀,玉钩梦杳,不记离宫何处。 忆自吴玉僭窃,阿摩游幸,几度芜城堪赋。 但井栏风急,精灵来去。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雁语金塘水渐秋。 遥听菱歌,不见菱舟。 望君何处最消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 九曲长江天际流。 似写相思,难寄新愁。 梦魂几夜可曾閒,鹤子山头。 燕子矶头。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绿杨阴里秋千索。乳燕学飞池上阁。 水涨银塘。落絮浮萍又夕阳。 方山亭下江南路。画桨凌波从此去。 十四楼空。万叶千花泪眼中。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河东游侠,臂雕弓、大羽箭横腰。 杜曲灞陵日暮,小猎竞相邀。 飙劲拓弦千石,看青天、万里洒风毛。 听严城画角,射生归晚,雪暗绣盘雕。 老去酒徒零落,但归来、南浦混渔樵。 苔卧绿沉枪涩,秋水冷并刀。 猿臂空名射虎,功名事、都让小儿曹。 老子须一卷,鸯摩禅榻雨萧萧⑴。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平山堂外又东风。 寒食柳濛濛。 欲访欧公行处,寒烟暮霭连空。 仙翁已远,髯公复去,文笔谁工。 南望金焦两点,江天依旧飞鸿。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记得相逢处,倭堕玉髻珑璁。 人静悄,画堂东。 清暑试轻容。 龙须初展冰绡薄,云母曲曲浮空。 侧枕卧,芭蕉初碧,踯躅新红。 匆匆。 自回首,柔奴别后,思往事、都如梦中。 借锦水、桃花笺色,合鲛泪、和入隃糜,小字重封。 姊归解恨,似为离人,诉尽东风。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蛛迷楚馆,雁去秦楼,情怀不禁惨戚。 带雨寒蛩,窗外似闻叹息。 锦衾斗帐人远,枉怨他、西风寒急。 更漏尽,梦难成,毕竟此情谁识。 画尺宝簌尘积,冷落尽、枝上残红如摘。 倦枕鬟松,空似雅翎剪黑。 裴回那成好梦,但鲛人、只有泪滴。 恁打算,那人去、怎是少得。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交飞玉剪羽差池。 王孙烟草萋。 门外即天涯,正水碧、山青去时。 香销金斗,奁孤玉镜,慵自写愁眉。 莫遣个人知。 怕减却、休文带围。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销魂树,曲江边。 移自永丰坊里,东风吹雪又吹绵。 艳阳天。 何处行人歌水调。 极目黏天芳草。 锦帆曾此向天涯。 落谁家。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金钗涧上人如玉。解唱春波新曲。 画扇蝉纱十幅。春水平帆绿。 三三五五鸳鸯浴。触忤閒愁春目。 戏掷菱花相逐。又向花房宿。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昨日相逢歌扇底,偷赠玉搔头。 画阁香浓郎且休。 秋水簟纹流。 送别殷勤杨柳岸,花雪满行舟。 双桨凌风兰叶舟。 又捲起一江愁。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南国清明节,折柳送行人。 汀洲满眼香草,斜日奈何春。 西望清流关外,千里庐阳山色,碧玉竞嶙峋。 明日摇鞭去,暮雨宿何村。 濡须坞,肥水戍,几移军。 紫髯已远,八公草木怨咸秦。 转眼兴亡六代,残劫依稀半局,凭吊足伤神。 莺老春归矣,莫怨又离群。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岷峨万里滔滔,荆吴九派来南纪。 浔阳东下,秣陵西望,吴头楚尾。 铁瓮风高,海门雁断,角声初起。 叹从来多少,英雄割据,都付与,东流矣。 尽道长江天堑,暗消磨、几番战垒。 师儿年少,寄奴老子,正堪相匹。 北府风流,子有孙权,甥如无忌。 到而今洗马,临江愁绝,一天烟水。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汉宫春,湘竹扇。 写出一痕清怨。 轻纨半幅不禁秋,几点墨花轻茜。 忆然脂,思捧砚。 馀响犹闻金钏。 武陵倘许问津来,可似渔郎花片。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海燕红襟语画梁。 似惜韶光。 红牙一曲舞山香。 辛夷花,落银床。 良媒却借乌衣燕,曲江往事堪伤。 人间何限郁金堂。 凭远恨,与衔将。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枇把门巷樱桃树。 个侬曾遇。 画衣缥缈水沉薰,不辨香、来何处。 忽似惊鸿翔去。 凌波微步。 洛川伊水向东流,八斗才、情空赋。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十分春信到梨花。 丝丝弱柳栖鸦。 谢娘小阁映窗纱。 一片红霞。 开处流莺初唤,雨中薄雾犹遮。 水晶枕畔一枝斜。 春在谁家。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玉绳低,铜漏咽。 人向湘楼别。 似水柔情,此际那堪说。 剧怜碧玉瓜时,丹珠床上,都惆怅、翠华销歇。 真悽绝。 持赠九曲连环,临岐莫遣玦。 一望湘波,湘山更重叠。 从教身化湘烟,泪沾湘竹,梦亦逐、潇湘云月。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芝田蘅薄,明珠翠羽。 想当年、洛水凌波步。 尚忆君王,留怨种、枕遗金缕。 为多情、迟君东路。 神人閒阻。 神光离合,空怊怅、斜阳烟树。 今日东阿,也邺下、风流终古。 最伤心、感甄遗赋。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一霎潇潇雨。 忽报春将暮。 谢家飞絮沈郎钱,去。 去。 去。 万点红中,五更风里,春归何处。 画舫桃花渡。 宝马游丝路。 眼前还是未残春,住。 住。 住。 明岁今朝,今年明日,此情休负。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香闺小院閒清昼。 屈戌交铜兽。 几日怯轻寒,箫局香浓,不觉春先透。 韶光转眼梅花后。 又催裁罗袖。 最怕日初长,生受莺花,打叠人消瘦。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平山堂外又清明。 春芜初蘸青。 梨花燕子满江城。 人家闻卖饧。 邀伴去,踏莎行。 竹西歌吹声。 酒旗一片飏前汀。 青丝何处停。 共1首 (词)清·王士禛 料峭东风吹细雨。 作使得、春愁无主。 昨日清明。 今朝百五,渐渐春光去。 巨胜花前曾记遇。 难忘却、碧桃千树。 拥髻灯前,偷香被底,一一销魂语。 共2首 (词)清·王士禛 斗帐初垂懒卸头。 任他紫笺减秦篝。 帘外银河天似水,数更筹。 梧叶催虫凉到枕,花枝和月午当楼。 还似残春寒食后,一般愁。 (词)清·王士禛 黄鹤山前黄鹤鸣。 杜鹃楼外杜鹃声。 记得戴颙招隐地,共经行。 北固云烟春望远,南徐风雨暮潮生。 一片澄江如练影,接芜城。 共2首 (词)清·王士禛 画阁清悄。 情思懊恼。 旅雁生秋,哀蛩饯晓。 叶底渐减蕉红。 怯西风。 莺花步步郎行处,将梦去。 欢侬忍相负。 楼头望断,千里思化春云。 远随君。 (词)清·王士禛 碧天云晚。 绿梧小院。 帘额花轻,烟眉柳断。 珠泪裹寄谁传。 渍红绵。 愁多自觉春相惹。 怕相舍。 则索厮守也。 红窗刀尺初罢。 银汉西斜卜灯花。 共2首 (词)清·王士禛 醉向石城呼小艇。 总持宅畔花将暝。 绿柳朱栏相掩映。 波光冷。 捲帘处处珊瑚镜。 三日秦淮扶酒病。 魂销不到胭脂井。 归舸凌风飞鸟竞。 人初醒。 清凉山外红霞影。 (词)清·王士禛 南湖西塞花如雾。 我歌铜斗樵青舞。 醉后放舟忘处所。 凫鸥语。 觉来已是烟深处。 蒲叶藕花相映暮。 援琴更鼓潇湘句。 曲罢月明风叶举。 谁同住。 琴高约我蓬瀛去。 共2首 (词)清·王士禛 少年无赖好寻游。 何处着閒愁。 罗敷陌上,窈娘堤畔,到处淹留。 艳情绮思消磨尽,往事似尘沤。 楞伽堆案,离骚系肘。 别样风流。 (词)清·王士禛 相逢曾记在秦楼。 软语倚空侯。 最难忘处,人称窈窕,乡是温柔。 别来光景堂堂去,已事莫回头。 不堪重说,韦郎非少,阿杜经秋。 共2首 (词)清·王士禛 把酒歌金缕。 正迟日、和风小院,金衣梳羽。 缓拍红牙青樽畔,蝉鬓美人相语。 更掩映、花前白苧。 钗挂臣冠交翠舄,细腰身、几欲凌风去。 似燕燕,掌中舞。 花奴妙合梨园部。 便阿奴、岑牟犊鼻,为卿挝鼓。 数弄渔阳平生气,不禁飞扬跋扈。 自古道、英雄无主。 胡粉搔头聊作剧,料思王、而在应相许。 君但醉,酒如乳。 (词)清·王士禛 过雨花如绣。 正罘罳、低垂四面,繁英香透。 结客十年知己少,何似银尊翠袖。 莫须问、涛飞山走。 且解金龟休作恶,未伤神、丝竹中年后。 空泪堕,金城柳。 长安一雨分新旧。 更谁能、望尘膝席,争名鸡口。 高誓安期灵气尽,一望三山似阜。 但海水、尽成醇酒。 鹦鹉螺卮金不落,问狂生、得似公荣否。 休暂住,挨𥱧手。 共3首 (词)清·王士禛 水满春塘,柳绵又蘸黄金缕。 燕儿来去。 阵阵梨花雨。 情似黄丝,历乱难成绪。 凝眸处。 白蘋青草,不见西洲路。 (词)清·王士禛 淼淼西陵,闻君南去寻苏小。 六桥春晓。 处处游丝绕。 回首临安,往事伤怀抱。 空春草。 吴歈清妙。 且把金樽倒。 (词)清·王士禛 小雨斑斑,垂杨影里青青麦。 越阡度陌。 好个南村宅。 雁塔同题,相对俱头白。 今何夕。 修篁怪石。 留我狂吟客。 共4首 (词)清·王士禛 星光碎月摇花影。 神麦响、梦回人醒。 小婢煮兰汤,玉沁冰壶冷。 沉香卷发盘龙镜。 迟半晌、鲛绡重整。 不管绣帘前,费尽黄金饼。 (词)清·王士禛 鹦哥初唤闻方响。 幽梦起、日浮交网。 花影𦌾流苏,一片红潮漾。 新梳小髻翻荷样。 初縆额、邀郎相赏。 慵画小山眉,黛粟留张敞。 (词)清·王士禛 绿杨庭院东风足。 透梵宇、回廊千曲。 蕃骑簇金屏,簟拂寒蛩褥。 云鬟掩映夫容肉。 新睡起、一痕红玉。 小胆怯空房,风动萧萧竹。 (词)清·王士禛 鸳鸯楼角黄昏雨。 听断续、细腰香杵。 鸳枕冷冰蚕,檐外风铃语。 萧郎今夜兰台去。 偏无赖、三通谯鼓。 红泪点罗衣,消黦难寻麈。 共4首 (词)清·王士禛 梦想天都黄海,吾庐亦枕黄山。 半天高柳水潺潺。 门跨飞梁绝涧。 林下棋逢橘叟,矶头钓共鱼蛮。 烟消月出鹤飞还。 人在画溪东岸。 (词)清·王士禛 汉武史称大略,陇西家世名流。 次公已作岸头侯。 飞将数奇不偶。 昔日人奴笞骂,长安甲第云浮。 龙鳞鹤尾铁兜鍪。 笑谓钳徒有口。 (词)清·王士禛 一片西江云月,千年常照梧宫。 越来溪畔酒城东。 往事凄凉如梦。 转盼五湖代长,当年三策偏工。 怒潮白马哭英雄。 穿胁犹持文种。 (词)清·王士禛 少慕鲁连高节,居然仿傥权奇。 邯郸指顾解秦围。 一笑千金脱屣。 千古清风兰雪,一竿烟水荒陂,我来髣髴见云旗。 独立长留天地。 共6首 (词)清·王士禛 离愁满眼。日落长沙秋色远。 湘竹湘花。肠断南云是妾家。 掩啼空驿。魂化杜鹃无气力。 乡思难裁。楚女楼空楚雁来⑴。 (词)清·王士禛 隔溪桃叶。照影秋波双画楫。 旧日琅邪。红板桥南第几家。 趁潮归去。一缕柔情无着处。 但有垂杨。叶叶枝枝解断肠。 (词)清·王士禛 天然姿媚。比向梅花应不异。 一斛珍珠。得似鲛人泪点无。 文园老去。恨煞无人能解赋。 我见应怜。不索长门买赋钱。 (词)清·王士禛 纱窗梦起。极目玉关人万里。 斜绾千条。自古销魂是灞桥。 春阴不尽。除却残莺谁借问。 陌上楼前。销得香闺几日怜。 (词)清·王士禛 木兰殿里。回雪流风人莫比。 万里桥头。水绿山青不尽愁。 连昌春竹。空映落花红簌簌。 莫问当年。锦袜犹能直许钱。 (词)清·王士禛 横磨大剑。玉帐晨开兵百万。 一卷阴符。孺子功名圯上书。 壮怀烟冷。笑看吴姬双鬓影。 封浦泉傍。骨相输君是虎头。 共7首 (词)清·王士禛 江南事,才说便沾巾。 儿女能为三阁曲,莺花犹作六朝春。 小庾赋难陈。 江南客,莫惜酒沾唇。 画里圣檀分晕色,风前人柳斗腰身。 心力事朝云。 (词)清·王士禛 江南好,春暮雨帘纤。 鱼子天晴初出水,鼠姑风细不钩帘。 底事恼江淹。 (案《倚声初集》 (词)清·王士禛 江南忆,风景奈何春。 鹅子蘸丝黄淡淡,鸭头染水绿潾潾。 帘外杏花村。 江南忆,秋气倍关人。 楚塞鸿归山近远,吴江枫落雨缤纷。 谁道不销魂。 (词)清·王士禛 江南好,风日近秦邮。 银甲暂停朱阁午,玉笙才度碧云秋。 扶醉且淹留。 (词)清·王士禛 江南好,最好是盂湖。 何处情人名碧玉,谁家亭子号真珠。 聊为结相于。 (词)清·王士禛 江南好,又过落花朝。 玉茗歌残情历历,金堂人散水迢迢。 魂去不须招。 (词)清·王士禛 江南好,画舫听吴歌。 万树垂杨青似黛,一湾春水碧于罗。 懊恼是横波。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历任扬州府推官、礼部主事、国史副总裁,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为士祯。年二十三即以《秋柳》诗名海内。后名位愈高,领袖康熙一代诗坛。论诗创“神韵”说,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之最高境界。其诗多抒写个人情怀和描绘景物,工致天然,风格接近王、孟。尤长七绝。中年以后诗风渐趋杜韩,沉雄俊爽,五、七律亦多佳作。又能词,也以神韵为主。有《带经堂集》等。又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风行一时。另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又选有《古诗选》、《十种唐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等。 ☚ 曹贞吉 宋荦 ☛ 王士禛 王士禛王士禛(1634—1711) 清初著名诗人。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 (今怡台县) 人。清顺治十五年 (1658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少年时即以诗名,继钱谦益、吴伟业之后,极享盛誉,主诗坛之盟者50余年。性喜清远玄淡,雅好佛老禅宗,故取诗以盛唐王、孟冲淡清奇为品,论诗奉严羽、司空图妙悟空灵为宗,创 “神韵” 一派,以 “兴会神到”、“色相俱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理想境界。其诗作多以流连风景、咏怀古迹,应酬赠答为娱,间入佛语禅喻,深寓佛理禅机,寄托诗人之悟性和情致。他甚至认为“诗禅一致,等无差别”,并据此编次《唐贤三昧集》,影响深远。今有其门人编录的《渔洋山人精华录》等传世。 ☚ 弘济寺访蒲庵道人次杜于皇韵 宿弘济寺晓登观音岩眺望 ☛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济南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因避雍正帝胤禛讳,追改名为士正。乾隆时,复诏改为士祯。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选扬州府推官,入为礼部主事,由户部郎中改翰林院侍讲,入值南书房,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简。著有《带经堂全集》等。事具《清史稿》卷二六六。有《渔洋山人自撰年谱》,乾隆惠氏红豆斋刻本。又《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附有金荣编《渔洋山人年谱》。士禛为清初著名诗人,倡“神韵说”。尤工绝句。以馀力填词,特长小令,与其绝句同一机杼。朱祖谋《望江南》题辞云:“消魂极,绝代阮亭诗。见说绿杨城郭畔,游人争唱冶春词。把笔尽凄迷。”其填词之顶峰期,在扬州推官任上。昼理公务,夜接词人,修禊红桥及如皋冒氏之水绘园,风流韵事,至今流传。与邹祇谟合辑《倚声初集》,别刻流传者名《衍波词》。此后官位日隆,则鄙词为小道,终至搁笔。其《带经堂全集》中亦未收词。 ☚ 宋荦 曹贞吉 ☛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殁后避清世宗讳改名士正,高宗命改书士祯。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世祖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顺治十六年,授扬州府推官。圣祖康熙三年(1664),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等上疏荐其“品端才敏,奉职最勤”,擢为礼部主事,后累迁为礼部郎中。康熙十一年,主持四川乡试。康熙十七年,召对懋勤殿,称旨,擢翰林院侍讲,迁国子祭酒。康熙二十九年,调任兵部督捕侍郎。历户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官至刑部尚书。卒于乡。高宗时补谥文简。士禛与兄士禄、士禧、士祜皆能诗。士禛少有诗才;曾作《落叶》诗为长辈所称赞。顺治十四年,游历下,邀诸名士集于大明湖,举办秋柳诗社,即兴作《秋柳诗》四首。此组诗借物摅怀,寄托遥深,词旨隐约,哀感缠绵,属和者甚众。一经传扬,大江南北和者凡百数十家,甚至传入闺中。在扬州时,曾谒见诗坛耆宿钱谦益,颇受钱推许,并与许多遗民诗人有亲密交往,如杜濬、吴嘉纪、孙枝蔚、朱彝尊等。后在京城、乡里或其他地方,与许多地位不同的诗人有广泛的往来,如宋琬、施闰章、余怀、陈维崧、邵长蘅、洪昇、彭孙遹,并给予从事《聊斋志异》创作的布衣作家蒲松龄以大力支持。士禛以其才学、地位与礼贤好士之精神,主持文坛数十年,成为顺、康期间最有影响的作家。早期颇多追念前朝、寄托兴亡之感的诗作,如《史局漫兴》、《淮安新城有感》二首、《姑苏怀古》三首等。士禛善于运用空灵轻妙之笔描山绘水或题咏书画,如:“宫柳烟含六代愁,丝丝畏见冶城秋。无情画里逢摇落,一夜西风满石头。”(《和牧斋〈题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此期亦有一些揭露现实社会矛盾和描写农民艰苦生活的作品,如《复雨》、《蚕词》、《蚕租行》、《春不雨》等等。中年以后,官位渐高,多歌功颂德、记行游览、咏物赠答之作。为朝官时多次奉差遣出行,所到之处,皆有题咏,为山河增色、为胜迹增加典事,如写于典试四川的《雨中度故关》:“危栈飞流万仞山,戍楼遥指暮云间。西风忽送潇潇雨,满路槐花出故关。”其诗富于神韵,境界缥缈淡远,用笔空灵含蓄,工于造句。士禛论诗,早年大力提倡神韵说,崇尚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诗风,强调“兴会神到”,并承继了严羽“以禅喻诗”说。中年以后论诗的主张有所变化,提出“为诗各有体格,不可混一”,并认为不可执著学某一家,至于近于何家诗风要随诗题而定,持论比较圆融。一生作诗一千馀首,但题材较狭隘,风格较单一,故袁枚曾云,“一代正宗材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士禛著作极多,皆收入《带经堂集》中。除诗文集外,有《渔洋诗话》、《古欢录》、《南来志》、《北归志》、《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古于亭杂录》、《分甘馀话》、《陇蜀馀闻》、《皇华记闻》。编纂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十种唐诗选》、《古诗选》、《吾炙集》、《感旧集》等。宋荦为撰墓志铭,惠栋著《王渔洋年谱》。《清史稿》卷二六六、《清史列传》卷九有传。 ☚ 曹贞吉 宋荦 ☛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羼提居士、文游台主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代诗人。与浙江秀水诗人朱彝尊合称“南朱北王”。与词人彭孙遹并称“彭王”。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扬州推官,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论诗创“神韵说”。著有《带经堂集》九十二卷。《池北偶谈》二十六卷,《渔洋诗话》三卷等。 王士禛王士禛(1634—1711),清代诗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顺治十五年(公元1656年)进士,授杨州府推官。曾平反许多民间冤案,颇有政声。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擢礼部主事,历国子监祭酒、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官至刑部尚书。继吴伟业、钱谦益之后,为诗坛盟主达50年之久。其诗与朱彝尊并称“朱王”,影响很大。论诗创“神韵说”,强调“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认为诗歌境界以清淡闻远为高,语言以含蓄精炼为佳。对扭转清初模拟古人和以议论、学问为诗的风气起过积极作用。在诗歌意境的探索上也有贡献。其诗以抒情写景的短篇见长,技巧纯熟,意境淡远,语言典丽流畅,艺术造诣较高。亦工词。词风婉丽隽永,以情韵取胜,尤擅小令。钱谦益评其诗:“贻上之诗,文繁理富,衔华佩实。感时之作恻怆于杜陵,缘情之什,缠绵于义山。”(《渔洋诗集序》)著有《带经堂集》、《渔洋山人精华录》等。 王士禛【同义】总目录 王士禛渔洋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Wang Shizhen清代诗人。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康熙五十年,于故里逝世。 ☚ 屈大均 查慎行 ☛ 王士禛1634—1711清诗人。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提出了神韵说美学观念。认为诗应有清淡闲远的境界,应言有尽而意无穷。欣赏就是与作品“神会”,对神韵的领会。著有《带经堂集》、《渔洋诗话》等。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清代诗人、诗论家。雍正时避帝讳追改名士正,乾隆时诏命改名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简。有《带经堂集》、《居易录》、《池北偶谈》、《渔洋诗话》等。又选有《古诗选》、《十种唐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等。工诗词古文,尤工诗,为康熙时诗坛领袖。论诗推尊王、孟,标举“神韵”,要求诗歌含蓄蕴藉,具有一种清淡平远,不即不离,只可神到意会,无法具体指实的艺术境界。作品多抒写个人情怀,以神韵风致见长,《真州绝句》、《高邮雨泊》、《雨中度故关》以及传诵一时的《秋柳》等为其代表作。词以小令为上,文以笔记为佳。 ☚ 朱彝尊 蒲松龄 ☛ 王士禛1634~1711Wang Shizhen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Hermit Yuyang. Works: Remarks on Poet from Yuyang,Recorded Elite from Yuyang Shanren,etc. 王士禛1634—1711清著名文学家。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授扬州府推官,迁礼部主事,历充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累官刑部尚书。諡文简。其诗多抒写个人情怀。早年作品清丽华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澄谈。擅长各体,尤工七律。在当时负有盛名,门生甚众。与朱彝尊齐名,并称“朱王”。也工词,风格婉丽。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精华录》、《精华录训纂》等数十种。 王士禛1634—1711清朝官吏、诗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西)人。顺治进士。历任推官、主事、侍讲、侍读、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官。他论诗推崇唐朝王维、孟浩然,倡“神韵”之说,鼓吹“妙语”与“兴趣”,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他一生大半处于清政权渐趋巩固的时代。早期作品尚有少数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中年以后的作品则以歌颂朝廷威德,流连风景,咏怀古迹,以及应酬赠答为多,虽间有讽刺或寄托,但总的倾向是脱离现实,缺乏社会内容。有《带经堂全集》、《渔洋诗话》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