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和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和顺1869,一说1868—1934壮族,广西南宁人。 王和顺1869—1934近代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广西邕宁(今南宁)人。行伍出身,曾为刘永福部哨官。后弃官加入会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广西领导会党起义,与清军相持两年,失败后走香港。1906年加入同盟会,在越南西贡会见孙中山。1907年受孙中山之委,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发动钦、廉、防城起义,率二百人袭取防城,发布《告海外同胞书》,申明起义政治目标。事败后走越南。1908年和黄明堂等发动云南河口起义,失败后再走越南,被法国殖民当局遣送新加坡。宣统三年(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举兵惠州,攻克东江等县,促成广东光复。次年被陈炯明排挤赴北京,被袁世凯任为总统府军事顾问。1916年组成义军,响应护国军反袁。1922年联合滇军讨伐陈炯明叛军,不久解职。后以痼疾不治而逝。 王和顺
王和顺
王和顺 广西宣化(今邕宁)人。字德馨,号寿山。壮族。早年投刘永福部,参加中法战争。后入三合会,起兵反清,颇有名气。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加入同盟会。次年被孙中山委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参加发动钦廉防城起义,云南河口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组织惠州民军响应,促成广东光复,旋遭陈炯明排挤,走香港。1916年参加讨袁。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与滇军兴师讨逆。后病故。 王和顺1869—1934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今南宁)人。行伍出身。曾为刘永福部哨官,弃官加入广西会党,后被推为首领。光绪二十八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2—1905年)曾率广西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去香港、西贡。光绪三十三年在西贡会见孙中山,受孙中山介绍参加同盟会,并受孙中山委任,为中华国民军南部都督。发动钦廉防城起义,失败后,去越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与黄明堂、关仁甫发动云南河口起义。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后,在惠州组织民军响应,攻克东江各县,促成广东光复。1934年因痼疾逝世。 王和顺1869—1934壮族,广西邕宁(今南宁)人,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者。青年时曾参加抗法战争。1906年加入同盟会。次年,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同著名革命党人黄兴一起,发动钦廉、防城起义,布告民众,推翻清朝,建立民国。1908年和黄明堂、关仁甫一起发动南河口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他积极响应,发动惠州起义,促成广东光复。后被陈炯明击败,出走香港。1916年护国运动时,他组织义军讨袁。1922年陈炯明叛变,赴梧州联军滇军讨陈,后病逝。 王和顺1871—1934广西宣化(今邕县)人,壮族。曾名张德馨,号寿山。青年时参加抗法战争、1899年聚众拜台,自称台主,发动农民武装起义,活动于宣化、武缘(武鸣)、马山、扶绥、上思一带。1905年败走香港。次年至西贡拜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7年春,受命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在孙中山、黄兴领导下,到钦州那黎、那彭、那思壮族地区发动农民起义。袭取防城,先后发布《告粵省同胞文》、《告海外同胞文》、《招降满州将士文告》等。后败走越南。同年10月,受命夺取水口关,声援黄明堂攻占镇南关炮台。1908年3月, 与关仁甫同受命为副元帅, 与黄明堂元帅一起发动河口起义。旋败入越南, 被法国殖民当局驱逐,后去新加坡。武昌起义后,回国发动惠州起义,光复惠州,入驻广州,后被陈炯明击败而出走香港。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称帝时, 组织义军讨袁。1923年隐退广州。 王和顺1869~1934民国将领。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今南宁)人。曾为刘永福部哨官,弃官加入广西会党,后被推为首领。1902~1905年曾率广西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去香港、西贡。1907年在西贡会见孙中山,受孙中山介绍参加同盟会,并受孙中山委任,为中华国民军南部都督。发动钦廉防城起义,失败后,遂去越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与黄明堂、关仁甫发动云南河口起义。武昌起义后,在惠州组织民军响应,攻克东江各县,促成了广东光复。 王和顺 王和顺1868—1934字德馨,号寿山,化名张德兴。广西邕宁县人。辛亥革命前广西会党领袖。家贫,曾在县署当衙役,因组织反清,被捕入狱。1899年8月越狱后,聚众拜台,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活动于宣化、武缘(武鸣)、隆安、马山、扶绥、上思一带,抗击清军。1905年起义失败,出走香港,翌年在越南拜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7年被孙中山任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在钦州、廉州、防城壮族地区发动武装起义,发布《告粤省同胞文》、《告海外同胞文》、《招降满清将士布告》等。起义失败走越南。同年10月,受命夺取水口关,声援黄明堂攻占镇南关。1908年3月,与关仁甫同受命为副元帅,与黄明堂元帅一起发动河口起义。失败后退走越南,被法国殖民当局驱逐,出走新加坡。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发动惠州起义,光复惠州,进驻广州。翌年春被陈炯明击败而出走香港。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称帝时,回广东率部讨袁。1932年离开部队隐居广州。1934年在广州逝世。 ☚ 莫梦弼 黄明堂 ☛ 王和顺1868—1934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县东门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人刚正不阿,好侠行义,颇受乡里尊崇。早年曾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抗法战争。中法停战后,退役回乡,在宣化县城充当衙役,目睹清政腐败,深为不满,投身会党,秘密组织革命队伍,蓄意反清,事泄被捕。后越狱,聚众竖旗,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动武装起义,迅速控制南宁、思恩府属广大地区。二十八年(1902),在南宁西郊隆安县马鞍山峡大败广西提督苏元春所遣总兵马盛治军,击毙马盛治,苏元春也因此被革职,充军新疆。翌年,又于梅龟山智布伏兵,重创由陆爵率领前来围剿的广东安勇军。后与附近会党武装配合,转战于武鸣、隆安、扶绥、上恩、马山、都安、上林、宾阳、邕宁等地,使官军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三十一年(1905),清廷集数省兵围剿,被迫出走越南。闻孙中山从日本至越南西贡进行革命活动,投奔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1907),奉孙中山命,赴钦州、防城等地组织领导壮族反清武装斗争,失败后折回越南河内。翌年,奉命与黄明堂等率部潜入云南河口组织武装起义,一举攻占河口,缴获大量枪枝弹药,继而挥师北上,攻占南溪。后遭云南总督锡良调滇、黔、桂、川四省兵包围,坚持战斗20余天,因补给匮乏受挫,被迫再度转入越南境,被侵越法军强令解除武装,押往新加坡服苦役。宣统三年(1911),广州起义爆发,经香港返广东惠州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指挥革命军政占惠州城,随后率军进驻广州城。因遭广东都督陈炯明排斥,绕道香港至北京,被袁世凯聘为军事顾问。后对袁肆意专权不满,弃职南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积极参加讨袁护国运动。1922年,发动滇桂军将领入粤讨伐陈炯明,拥护孙中山从上海回广州重开大元帅府。旋去职,隐居广州,不问政事。1934年于广州病逝。 王和顺1869—1934近代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号寿山。广西南宁人。初入清军,为刘永福哨官。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领导广东会党起义反清。三十二年入同盟会,先后参加广东钦廉防城起义、云南河口起义。武昌起义后,在惠州组织民军响应,促成广东光复。1916年组织义军响应讨袁(世凯)。1922年参加讨陈(炯明)。后病故。 王和顺 王和顺字德馨,号寿山,曾用名张德卿,广西邕宁 (今南宁) 人,壮族,1869年生。早年曾参加黑旗军,赴越南抗击法军。回家乡后组织会党,进行反清活动。1903年发动南宁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西贡。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发动钦廉防城起义及镇南关起义。后又任中华国民军前军第一司令。1908年领导云南河口起义。失败后赴越南,后被法国遣送到新加坡。广州“三二九”起义爆发后,回香港活动。武昌起义成功后,回广东发动惠州起义。起义成功后进驻广州,促成广东光复,1912年被陈炯明击败后赴香港。后到北京,被袁世凯任为总统府军事顾问。1915年回广东组织义军讨袁。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联合滇军讨伐陈炯明。1923年离开军队,隐居广州。1934年在广州病逝。 ☚ 王秉钧 王和璞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