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司空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司空集 王司空集诗文别集。一作《王子渊集》。北周王褒撰。《梁书》、《周书》、《北史》本传皆未言有集,《隋书·经籍志》始著录《王褒集》二十一卷并录。《旧唐书·经籍志》作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十卷,《旧志》有误。全集于唐末似已亡佚,可能有诗集单独流传。今存明薛应旂《六朝诗集》本《王子渊集》一卷,或出于宋本。明又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王司空集》三卷、张溥《汉魏百三名家集》本一卷,诗文兼收。张溥本晚出,诗文并录,凡文二十五篇、诗四十七首(其中乐府诗十八首)。 ☚ 梁元帝集 庾子山集 ☛ 王司空集 王司空集一卷。诗文合收。王褒是仅次于庾信的北周诗人。原是宫体诗人,到北方后,风格变化,从纤巧变质朴。多写羁旅之情、故国之思。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清)吴汝纶有《王司空集选》一卷。 ☚ 王褒 庾信 ☛ 《王司空集》《王司空集》
北朝·周王褒撰。王褒(500?~577),字子渊,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生长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他出身江南望族,为人谦虚谨慎,早年就以博学能文、精于书法著称。梁武帝欣赏他的才艺,把弟鄱阳王萧恢之女嫁给他,并袭爵南昌县侯,历任秘书监、南平内史等职。梁元帝时,官至吏部尚书、左仆射。西魏攻陷江陵,元帝出降,王褒随同被拘送到长安。北周对他十分礼遇,最初授平奇大将军;明帝即位,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时,累迁太子少保、少司空,出为宜州刺史,死于任上。王褒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原来和齐梁诗人相近。到了北方以后,感染了北人尚武的风气,写了不少关于边塞和从军的乐府诗,把北方边塞景象和江南故国之思融合一体。他最著名的五言诗《渡河北》,对仗工整,音韵谐和,笔力遒劲,情调悲凉。《关塞篇》也很有特色。他还擅长各类应用骈文,建德以后,朝廷的重要诏诰,多出自他的手笔。《隋书·经籍志》记载王褒原有集21卷,久已失传。现今流传的《王司空集》是后人所辑,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3卷本,明张溥辑刻《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1卷本。明薛应旗辑刻《六朝诗集》1卷本,题名《王子渊集》。 王司空集诗文集。北周人王褒(513—576)撰。一卷。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周文学家。本传称他“识量渊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博览史传。尤工属文”工书法。梁武帝喜其才艺,以弟鄱阳王萧恢之女妻之。梁元帝时官吏部尚书,左仆射,江陵陷落后入北周,历官司空,出为宜州刺史,卒于位,时年六十四。梁元帝时,常侍宴赋诗论文于左右,曾作《燕歌行》。妙尽关塞寒苦,梁君臣文士,竞而和之,多为凄切之辞。入周之后,因长于文学,为字文氏所见重,终身未得南返。诗《渡河北》写秋天渡河北上沿途所见,悲凉感伤。前人认为他的诗与庾信齐名,实则不及。然其文名颇高。原有集,已散佚。是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诏、表、启、书、序、箴、铭、碑、祭文、文等近三十篇;乐府、诗约五十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王司空集 王司空集诗文集。北朝周王褒撰。《隋书·经籍志》载《王褒集》20卷,散佚。今集系明张溥所辑。凡1卷。集中大部为各类应用骈文。“建德以后,(褒)颇参朝议,凡大诏册,皆令褒具草”(《周书·王褒传》),对当时文风有一定影响。其中《与周弘让书》表达了羁旅他乡、怀念好友的愁思,感情真挚,凄婉动人,骈丽典雅,自然流畅,是北朝骈文中的佳作。集中另存部分诗歌。在江陵所作《燕歌行》,被时人称为“妙尽关塞寒苦之状”(《周书·王褒传》),但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品,大多是作者到北方后写的,其中《渡河北》、《入关故人别》等,把北方边塞景象与江南故国之思融合一体,情调悲凉,笔力遒劲,提高了北朝诗歌的水平,促进了南北诗风的交流。 ☚ 王侍中集 王统照选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